《三字经》原文全文子


人之初,性本善,本相近,习相远。教育之道,重在引导,专一教,方能成。

昔日孟母,深思熟虑,择邻而处。孩子不学,她断机杼以。窦燕山教子有方,他以义为教,五个孩子皆成名。

若父母不重视教育,那将是他们的过失;若老师教导不严格,则显得老师懒惰。孩子若不学习,显然不符合成长的规律。幼年不学习,长大后何能有作为?

玉石不经过雕琢,无法成为器物;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作为子女,从小就应该亲近良师益友,学习礼仪。

九岁的黄香能够为父亲温暖床席,这是孝顺之举;四岁的孔融能让梨给兄长,这是谦逊的美德。首先应该重视孝顺和谦逊的品德教育,其次是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的积累。

天地人三才并立,日月星三光照耀;君臣、父子、夫妇三纲常道。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运而不穷;南、北、西、东四方定位,应乎中道。

水、火、木、金、土五行是万物本源的基础;天干有甲至癸十个;十二地支有子至亥十二个。黄道、赤道是天文的重要标志;赤道之下是温暖之地。

之地位于东北之地,江河淮济四渎是水的纲纪;泰山、华山等五岳是山的名称。士农工商四民是的基石;仁义礼智信五常是道德的准则。

植物生于大地之上,有草有木;动物有虫有鱼有鸟兽。稻粱菽麦黍稷六谷供人食用;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为人所饲养。

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备于人;青赤黄及白黑五色为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五味为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五臭为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竹为八音之乐;平上去入四声为音律之要。高曾祖至玄曾九族为之序;父子恩夫妇从兄友弟恭是人之常情。

十义为人人所共有,应当遵循顺序不可违背。礼仪的服制有斩衰齐衰大小之别;从古至今五服终始不变。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已不全在;但文字学识仍需尊崇传承。

文字有古文大小篆之分隶草继之不可混乱;学识广大须选择重点方可掌握源头活水。启蒙教育须讲求方法注重讲解清晰明确之意;学者当有基础从小学习开始追求高深的学问。

四书五经是学习的根本必先通读理解;《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必须熟读精研;《诗经》《易经》《礼记》等典籍需要深入研究探讨。

历史记载了古今的兴衰治乱之迹学者当知其先后顺序;史书实录古今之事须按次序阅读理解;《史记》《汉书》等史籍须考其真实内容以明其要义;《左传》《公羊传》等传世之作需理解其大意以知其变迁。

古代圣贤勤奋好学犹应效仿他们的事迹;古人读书刻苦勤奋应以此为榜样自我勉励。如梁灏八十二岁尚能应对廷试成为状元之才更应立志早学;聪明颖悟之人如莹八岁能咏诗谢道韫七岁能赋棋更应从小学习以之为榜样。

女子如蔡文姬能辨琴声男子更应自警自励不可懈怠;唐代刘晏七岁神童举正字其虽幼小已身仕亦应以此为榜样从小努力学习追求上进有为者亦能如此成就一番事业。

狗守夜鸡报晓各有所长若不学则何以为人?蚕吐丝蜂酿蜜皆有所用人不学则不如物之用也。幼年学习壮年而行上能报效君王下能利物扬名声显父母光耀前代福泽后代。

他人赠子金银满籯不如教子一经之学勤学有功嬉戏无益告诫自己宜勉力而为不可懈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