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中湘夫人的形象


《九歌》之章十一个,皆祀神之辞,其中所载之次序,乃是显示诸神地位尊卑之表象。《九歌》之内的神祇可归纳为三大类:天神、地祇以及人鬼。其中,“天神”包含如东皇太一(众神之尊)、云中君(云神)、大司命(掌管生命之神)、少司命(掌管子孙之神)以及东君(太阳之神);而“地祇”如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灵)、河伯(河川之神)及山鬼(山岳之灵);最后“人鬼”则是描述在《》章中阵亡将士的。

“湘君”与“湘夫人”的描绘,为画中重要之题材。据《山海经》所载,尧帝之二女娥皇与女英,二人为舜帝之后,辅助其治世。舜帝南巡时意外逝世,二妃闻讯而至,痛哭流泪,染青竹使之生斑,后人因此称之为“潇湘竹”或“湘妃竹”。《九歌》中亦有两篇关于“湘君”与“湘夫人”的描绘。因屈原未明示其来历,故自秦汉以来,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常与“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混淆。有观点认为舜即为“湘君”,而娥皇、女英则为“湘夫人”。然而细究之,“湘君”在《九歌·湘夫人》中等待的“湘夫人”实为一人而非姐妹二人。根据清代学者钱大昕的考据,“湘夫人”非尧帝之女,而是“湘山之神”。

屈原的人格精神有着巨大影响力,其作品绘画之美也深得历代画家的青睐。《离骚》与《九歌》尤为画家所钟爱。其中,“湘夫人”的形象不仅在《九歌图》中常见,亦为历代画家所绘制。

在艺术收藏与鉴赏领域,有关《九歌图》的存世作品颇为丰富。如宋代的佚名氏所绘《九歌图卷》局部及北宋张敦礼的《九歌书画卷》局部等。目前已知的存世《九歌图》主要有五种:李公麟的《九歌图》、张渥的《九歌图》、赵孟颓的《九歌图》、绶的《九歌图》以及萧云从的《九歌图》。受李公麟的影响,后来的《九歌图》多描绘《九歌》中的神灵形象。

明代文徵明所绘的《湘君湘夫人图》尤为知名。文徵明为明代吴门画派的,他虽出身官宦之家却终身不仕。他的画作以山水、兰竹见长,而此人物画品为数不多。《湘君湘夫人图》作于他48岁时,旨在赠予友人王宠。画中“湘君”“湘夫人”飘逸脱俗,情感流露于目光之间。设色淡雅且不画背景,诗、题与画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吴门画派诗、书、画结合的传统及文人画的审美要求。

在文徵明62岁时,他又在画作右下方添加了新的题跋。他回忆年少时见赵孟頫所绘“湘君”“湘夫人”,对其用线及用色的独特之处深表赞赏。尽管沈周曾请他临摹赵孟頫的作品,但文徵明自感未能达到赵孟頫的境界而未敢应允。因此这幅《湘君湘夫人图》虽为后来所作,但文徵明对此仍怀有一丝惋惜之情。

清代的任熊、近现代的张大千、傅抱石等画家也均有以“湘君”“湘夫人”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皆为艺术收藏与鉴赏领域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