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毕业家长感言佳句
父母离去,家何在
二哥的话如同一把,刺痛了我。分家、卖老宅的想法在我心中激起千层浪花。香烛摇曳,父亲的遗像静静地望着我们,目光里似有失望。
我叫赵兰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我们一家曾挤在不到四十平米的小屋里,冬天冷得手脚生裂,夏天热得难以入眠,但那时候,家里虽然穷,却十分和睦。
父亲是沉默寡言的人,但他对我们的爱体现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中。记得冬天他起得最早,为生产队铲雪换取工分,只为确保我们上学前能喝上一碗热粥。母亲则用她那台老式脚踏缝纫机给我们做衣服,伴随着吱吱呀呀的缝纫机声,我们的童年悄然流逝。
时间流转,父母渐渐老去,我们兄弟姐妹也各自成家立业。但无论身在何方,心里总牵挂着那个老宅,牵挂着父母。
父母走后,家里开始有了纷争。二哥提出卖掉老宅,各拿各的那份。我坚决反对,老宅是我们的根,是爸妈留给我们的念想。
我翻开父亲珍藏的日记和信封,看到了他写给我们的心声。他说:“无论我们走多远,家永远是我们的根。”我流着泪,把这些东西给大家看。
大家沉默了,都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大哥第一个表态:“老宅不能卖,这是我们的根。”二哥也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那天下午,我们决定将父亲的积蓄捐给镇上的小学,建立图书室,用爸妈的名字命名。我们一起去了学校,校长是父亲的老同事,听说这件事非常感动。
从那以后,我们每个月都轮流回去打扫老宅,每年清明和中秋都要聚在一起。老宅又有了生气,柳树葱茏,牵牛花爬满墙头。灶台上的铁锅也因为我们的到来而重新变得黑亮。
现在,我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家不仅仅是房子,更是情感的纽带、心灵的归宿。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不忘初心,家就永远在那里。
我告诉丈夫和女儿:“无论我们走多远,都要记得回家的路。”女儿小雨说:“我想去看看曾祖父的老宅。”我答应了她,我们要一起去那里寻找童年的记忆、感受家的温暖。
五十二岁的我深知:父母走后、家仍在。只要我们心中有爱、不忘初心、团结一心、相互扶持、共度难关、同甘共苦、携手前行、守望相助——那么、家就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