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原文全篇
人生
作为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有时候,我们常常认为只有越努力,才能越幸运,然而事实上,越轻松或许更加幸运。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沿着看似艰难的道路努力前行时,却发现更多的不是成功,而是绝望。反而,在不经意间,你可能会发现一条轻松的道路,这条路上花开满地,结果累累。
人生的真相是如此:真正属于你的道路,往往不需要你咬牙切齿地坚持。当你找到了与你的天赋和热爱相交的那一点时,你会发现每一步都如风般轻盈。
我们有时会陷入所谓的“天赋盲区”。也许你数学一窍不通,但你却自己去考会计证;或许你讨厌社交,却为了合群而强颜欢笑参加酒局。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优势,而找到它们,才是最重要的。
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告诉我们人类至少有8种智能维度,但多数人一生中只开发了1-2种。滑雪冠军谷爱凌的成长经历或许能给我们启示:她始终在做自己热爱且轻松的事情,而这正是她成功的关键。
比起自己去学习或做不擅长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找到那条让自己轻松成功的路。强行在沙漠种玫瑰,不如去草原播撒蒲公英。我们可以回溯童年时光,寻找那些让我们忘记时间的事情,这些都是我们的潜在天赋和优势。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优势测评工具来帮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比如盖洛普优势测试、MBTI等工具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但更重要的是去尝试、去体验,每天记录下那些“毫不费力却做得极好”的小事,这些都是属于你的潜在最适合的道路。
在人生的旅途中,了解自己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在一条路上越费力,那可能说明这条路并不适合你。你是否曾经为了升职而学习管理,结果却越来越乱?或是自己早起却感到整日昏沉效率低下?这些都是“自我消耗”的陷阱。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始终在做自己,他的作品总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坚持手绘动画,拒绝3D技术,因为他觉得“笔尖接触画纸的触感让他幸福”。这种心流状态是他作品成功的关键。
我们要学会寻找那些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的事情。当我们的能力与挑战匹配时,我们会进入这种专注的状态,效率会大大提升。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从1-10分评估做事的“费力值”,如果超过7分就暂停一下,那可能不是最适合你的道路。
宇宙比你想象中更爱你,很多时候,最适合我们的路都是轻松的。所以学会放松,多去看到自己生命中自带的天赋和优势。当你处于放松状态时,你的潜意识智慧会被激活,决策准确率会提升60%。
让我们学习漫画家蔡志忠的闭关生活。他从不觉得自己是努力工作,而是享受创造的过程。他每天工作16小时却说从未“努力”过。他的创作状态是最高效的,他忘记了自己在努力。这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找到那条“轻松到不可思议”的天命之路。
在《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最高级的活法是允许自己找到最适合的那条路。不必刻意证明自己的成长意义,只需像蒲公英跟随风的方向、溪水选择地势的起伏、四季更迭般自然地生活。愿我们都能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天命之路——不必披荆斩棘,因为脚下自有繁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