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写事的作文300字左右的概括
如何编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概述
一、故事梗概的基本定义
故事梗概是作者在创作故事正文和大纲之前,对故事的简短文字描述。梗概字数通常在800-1500字之间,包含了四个核心要素:主要人物、时间地点、重要情节和结局。
二、梗概的作用
梗概能够帮助我们大幅度缩短创作时间成本,梳理出最初的创作思路。当我们脑中有了一个想写的故事时,它可能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我们通过修饰并落实这个想法,形成梗概,从而衡量是否值得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创作。
三、影片实例详解
(一)《飞屋环游记》梗概解析
主要人物:78岁的气球推销员老头卡尔。
时间地点:老伴过世后,乘坐飞屋从家乡到达“天堂瀑布”。
重要情节:拆迁、妻子过世、路遇8岁小男孩罗素和儿时偶像穆兹。
结局:打败儿时偶像、到达天堂瀑布、与小男孩成为朋友。
(二)《穿普拉达的女王》梗概解析
主要人物:初出茅庐走入时尚行业的女生安德丽娅。
时间地点:安德丽娅刚毕业后,在纽约著名时尚杂志runway公司。
重要情节:被新环境打击、与男友分手、取得上司赏识、放弃时尚行业。
结局:重回男友身边,告别时尚行业,成为普通记者。
四、故事梗概的规范格式与写作要点
(一)格式规范
1. 帮助解决的问题:上一节已经介绍了梗概的定义与概念详解,本节主要分析一篇真正梗概的格式与写作范例。
2. 实例详解:以北京电视台某时尚历史剧为例,截取其梗概部分正文进行分析。包括开头的时间背景、主要人物的出场、重要情节的交代等。
(二)写作要点
1. 开篇交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不需要在梗概中突出。
2. 梗概体量适中,需自己去提炼事件,概括描写,没有推动故事进展的细枝末节不需要写。
3. 段与段之间是明显的故事结点,一段的结束代表了主角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四、课后练习与必备要素详解
(一)课后练习
(二)必备要素详解——重大情节
1. 情节/事件的定义:情节是作者制造的冲突所表现的一段动作,这段动作必须让人物发生至少一个转变。也就是说,情节是必须让人物去做一件事情,并且这件事情之后人物一定发生了某些关于这个人物的变化。
2. 如何判断重大情节:一个重大情节是对主角命运有严重影响的事件。在梗概中,我们需要写出能够影响主线故事、对主角命运造成重大影响的情节。例如,主角失业、被人陷害丢掉工作等。
3. 怎样写进梗概:在写梗概时,要思考你写的这个情节是否对主角的命运影响非常大。如果你能从整个故事中提取出10个最重大的事件,你写的这个情节是否在其中?如果不确定,那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梗概是否合格。
编写故事梗概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创作思路,还可以帮助我们衡量是否值得继续深入创作。在编写时,要注意格式规范和写作要点,特别是要突出重大情节,让梗概更加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