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章法的九大规律


草书的艺术之道

一、动态平衡之美:草书的书写并非追求四平八稳,而是要敢于打破常规的平衡。在字中,让某一部分呈现欹侧之势,而另一部分则需巧妙处理,使整体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如此,草书的动态之美便能得以彰显。

二、笔势的呼应与顾盼:笔势的呼应指的是前后笔画的承接关系,而顾盼则是指字内各部分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书写时,不应偏向压制某一部分,而应让各部分坦然共存,和平相处。

三、欹侧之势的取法:在草书的结构上,可以大胆地取侧势、取险势,以此追求观赏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动的感势是十分重要的。

四、参差错落的构造:对于左右结构的字,应有意识地伸缩各部分,一放一敛,打破均衡的呆板局面,使字呈现参差错落之态,从而产生奇趣横生的效果。

五、疏密对比的布局:在行草书的空间布局中,“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原则尤为重要。但需注意,笔法要熟练,用笔得当,追求自然之境,而非刻意为之。

六、开合之法的运用:开与合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尤为重要,它与欹侧之法有着紧密的联系。恰当地运用开合之法,可以使字更富趣味。

七、与迎让之妙:当字的一部分较宽时,另一部分可利用笔画适当其中,使两部分和谐组合,呈现出朝辑迎让、不侵占对方的和谐状态。

八、简洁与洗练的追求:草书可化多为少,删繁就简。在结构上求变化的也要注重简洁与洗练,以减少书写强度。

九、多样变化的书写:艺术最忌雷同模仿,应讲究变化。同一笔画应有轻重长短、曲折、俯仰之变化。当同一偏旁部首重复出现时,各笔画应具姿态,以展现艺术效果。

十、收敛与放纵的尺度:收即缩短或变细笔画,放则反之。这与呼应顾盼、迎让等法有着密切的联系。需灵活应用,以形成对比、差异效果。

欣赏草书作品时,《过钟帖》是怀素的佳作。释文所述右军之真书与草书之对比,体现了草书之独特魅力与怀素之高超技艺。《五代谭用之赠索处士七律诗轴》则是祝允明的草书佳作,其流畅的笔触和独特的结构都展现了草书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