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家长总结


过年时我回到了家乡,母亲希望我去探望一位奶奶。她曾告诉我,当年我在读高中时,这位奶奶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母亲也常提及,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有许多人给予了我帮助。

当我深入了解后,我明白了,作为小镇的学子,我能够有今天的成就,背后有着众多女性的默默支持与鼓励。这位奶奶育有一儿一女,但她从未有重男轻女的观念。

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让我的生活能够更加美好,她竭尽全力地支持我读书。在她朴实的观念中,读书是农民孩子走向更好未来的必经之路。虽然她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攻读更高的学位,但最终我还是完成了本科的学业。

她对待自己的孙子孙女们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她深知没有文化的苦楚,因此一直鼓励我继续深造。在人情世故方面,她也会耐心地教导我,让我领悟到许多人生的哲理。

她曾告诉我,儿女应当平等对待,女儿同样需要被培养和重视。因为女儿往往更加懂事体贴。尽管儿子和女儿同样孝顺,但女儿的关心和照顾往往更加贴切。她这样说是因为虽然她让儿子接受了教育,却没有让女儿受教育,然而最终照顾她的却是女儿。这虽是她的局限性,但却让我母亲汲取到了教育的精华——重视对女儿的培养。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一度下滑得厉害。这令母亲十分焦虑。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她从B奶奶那里得知B奶奶的孙女也曾遭遇数学困境,并选择了补习班来提高成绩,效果还不错但花费颇高。母亲的内心受到了触动,并在与镇上某位阿姨的交流中得到了更多补课的肯定意见。于是,我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

我的母亲也为我的姐姐购买了许多课外书籍,而我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除了教科书外并没有太多课外读物。在母亲与B奶奶的交流中,她邀请我去她家看书。从此以后,我常去她家与那位姐姐共读连环画版的《小主人报》和四大名著等书籍,我的阅读启蒙之路由此开启。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无数男女长辈都曾给予我宝贵的帮助与支持。对于这一切我深感感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帮助者中女性居多。为何我要特别强调女性呢?因为在那个年代相比于男性她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更为有限认知能力也相对较低。然而她们无论是因为自己读书少而深知没文化的苦处还是因为自己曾享受过有文化的福祉她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给母亲出谋划策提醒母亲要培养孩子多读书这实属难能可贵在当时的农村背景下这种意识和远见确实非常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