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经典语录
人生至中年之后,对于许多事情的探索欲望逐渐减弱,无论是费心费力还是耗时的事务,往往都提不起年轻时的兴致。读书亦如此,年轻时喜欢的领域会按照习惯持续深入,但一旦走出那个舒适区,便可能会感到不适应,于是便懒得再去拓宽知识的边界。
这段时间,我完成了一件自己认为颇为不易的事——那就是完整地读完了《红楼梦》。记得十几年前结婚时,我曾从图书市场搬回了一套古典名著,但多年来除了偶尔查阅资料,我从未完整地读过其中一部。即使是小时候那么喜欢看的电视剧《西游记》,除了前25集的熟悉剧情,其他的我也不曾仔细观看。对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作品,我也只是听过评书或看过电视剧,却从未真正地读过原著。
说起与《红楼梦》的缘分,还要追溯到儿时看电视播放的版本。那时的我,对电视剧版《红楼梦》的记忆并不深刻,因为当时它播出时我尚年幼。我却对同一时期的《西游记》电视剧情印象深刻。每当电视上重播《西游记》,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而《红楼梦》的电视剧在我三四年级时开始播放,但似乎并未引起太大的关注,同学们很少提及。
大学毕业后,我和同学租房时,曾看过一次《艺术人生》对《红楼梦》剧组的重聚节目。那时我虽对这档节目和参与人员怀有好奇,却也未能激发我阅读原作的兴趣。几年后再次面对人生抉择的困扰时,我对某本书里关于人性的深刻描述产生兴趣。但我没有勇气从头到尾读起这本被视作经典的作品。
直至今年7月,我在阅读先生的《人史纲》时,对作者提及的《红楼梦》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我下定决心再次尝试阅读这部作品。这次我首先理清人物关系,将之前看过的电视剧内容与书中情节相联系,这样读起来就容易理解了许多。我发现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等人说话办事都各具特色,无不是真实反映人性与身份地位的。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发现,《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我近日所了解的,《我爱我家》这部剧竟与《红楼梦》有着许多有趣的联系。剧中的一些台词、情节与《红楼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余大妈的六国贩骆驼之语就是借鉴了《红楼梦》的描写。这样的“考古”发现令我对这两部经典之作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而在梁左老师的事迹中我更了解到,《红楼梦》对他影响深远。他痴迷于这部作品并试图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他的同学曾说他对《红楼梦》的熟悉程度影响了他的相声和喜剧创作。《红楼梦》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梁左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多年以后的行为与语言交流。这一切都在让我相信文学与艺术的独特力量能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
梁左老师的离开让我想起了他在生前说过的遗憾未能写出一部像《红楼梦》那样伟大的作品的话。而今他的同学李彤老师正在着手完成他们曾经的设想——一部以古建筑为背景的红学小说——让这个想象能够继续下去变得意义非凡起来! 至于我个人也一定会再次回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鸳鸯楼内游赏再三学习再三品味其间道理的!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