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备课要求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教学策略和流程设计的过程,旨在保证学生高质量地学习。备好课不仅能够加强教学的计划性、针对性、艺术性、创新性,更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出引人的课堂氛围。

备课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包括:

一、注重新理念

教师应当成为学科育人的良师。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的航标,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师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引导学生开展问题解决学习,实现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教师要以课标统领教学,以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来深度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新的教学趋势。

二、以学习为核心的课堂设计

备课应以学习为中心,课堂设计应多样化、有趣味性。教师需要创新设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案,不断提升教育境界与专业水平。高质量的课堂设计应围绕课程标准、学生学业基础和思础展开,以问题驱动设计学习流程,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创建思维场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这需要营造探究激情、解决问题的内在欲望和趣味问题的思维体验。逆向思维设计、正向思维设计和立体思维设计等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创新与超越。

四、尊重差异实现有差异发展

备课中需要考虑学生的起点基础差异和个体思维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材料和设计多种活动方式,使之与学习材料和活动高度相匹配。这样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身优势上强信心,在自身弱势上强干劲。

五、创新提升备课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常听“师傅”的课、实现教学期望的全程设计、运用思维导图让教学思路科学严谨以及对教材的整合、挖掘与创新等方式来提升备课质量。其中,读懂课标、教材、习题和学生是创新备课的基础。

六、教师的使命担当

精心备课是教师的职业使然,更是新时代教育者的使命担当。教师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每一节课的备课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一环,需要教师用心去准备。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性和学生的高质量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的备课工作如同影视导演编写脚本,必须事前精心准备,才能确保具体操作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