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撒哈拉的家里布置


《撒哈拉的印象与变迁》

在文字的海洋中,总有那么一些句子,能让人心生向往,如“每想你一次,天空就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沙漠”。这段唯美的描述出自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将爱情与思念以细腻的笔触呈现于读者眼前,让无数人心驰神往撒哈拉。

怀揣着对书中撒哈拉的憧憬,我对那片沙漠满心期待。我曾认为,那必定是世界上最大、最美、最有诗意的沙漠。2017年踏入撒哈拉的那一刻,我却意外地遇到了与众不同的景象——那里下雪了。

我站在黄白相间的沙丘之间,有些茫然。这是我来这里避暑的吗?这就是撒哈拉沙漠,一个充满惊喜与变幻的地方。

三毛曾在西撒哈拉的阿尤恩生活,而我对撒哈拉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在位于千余人口的艾因塞夫拉镇上,我听闻最多的是“撒哈拉最热的地方”的形容词。长久以来,沙漠的牧民都不愿踏足这里,然而在21世纪后,这里却成为了各国科学家研究沙漠的热门之地。

撒哈拉沙漠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极端的自然环境。这里年均降雨量极低,局部地区温差可达惊人的程度。而在某一晚,我们竟然目睹了降雪的奇迹,雪的厚度竟然达到了一米之多。

读过《撒哈拉的故事》,我们只知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浪漫无比,但在亲历者的眼中,现实中的沙漠却充满了辛苦与残酷。沙尘暴来临时,屋外的飞沙走石与屋内的灰尘不散让人倍感无助;缺水缺电的生活不便更是让人难以适应;而厨余垃圾如果不掩埋沙底,三个小时之内就会引来大量的苍蝇。

我们原以为只有像三毛这样的女生才能在撒哈拉的苦中找到乐趣。然而在深入腹地后,我深感自己之前的想法过于片面。在艾因镇所在的撒哈拉沙漠内陆地区,不仅生活条件更为艰苦,就连沙尘暴的规模也远超沿海地区。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天气变化莫测,偶尔会有降雪的现象发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降雪,向导一家翻箱倒柜找到了祖辈迁徙时才会穿上的羊裘衣。他们表示这样的天气非常罕见,很可能是某种自然灾害的前兆。至于为什么会下雪,连当地人也说不清楚。

我们向阿尔及利亚气象署咨询得知:由于地中海暖湿气流提前进入撒哈拉北部,使得原本应降至14℃的气温却维持在27℃左右。这种暖湿气流与沙漠高温相遇后形成的水蒸气被推向更高的空中,经过高海拔冷却结晶后形成降雪。这种现象虽然并不算异常变异,但今年的暖湿气团更大、地面温度更高,所以降雪量也相对较多。

根据联合国气象的分析,撒哈拉沙漠降雪的原因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随着气缓慢上升,当地气候并不会发生显著改变,但当气候达到临界点或突然出现大幅度的温度变化时,就会引发异常气候现象。艾因镇的沙漠降雪就是由于空地温差过大所导致的。自1979年首次记录降雪以来,这里已经多次出现降雪现象。

除了降雪现象外,撒哈拉沙漠还有许多有趣的地貌和景观。例如迎风面的沙丘被风吹成波浪状、背风面则呈不规则形状;而艾因镇附近的湖泊在降雪后水位会大幅上涨、甚至会淹没原有的绿洲草植等等。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

尽管沙漠中有着不少牧民搭建的帐篷和“屋”等临时设施存在;尽管许多游客前来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背后的矛盾与挑战——的边界争议导致部分地区的原住民难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与之间的发展问题等均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而在全球旅游热的趋势下不少旅游点更是以高端旅游业为主导使得游客难以负担高昂的消费等问题的存在都让我们看到了这片沙漠背后的复杂与多元性。

尽管如此从游客的角度来看只要能够忍受干燥高温以及偶尔的沙尘暴等挑战依然能在这里收获别样的体验与感悟对于短期旅行的游客来说这里仍然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其壮阔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文化魅力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总之在撒哈拉的旅程中我们看到了它的美丽与残酷也感受到了它的变化与挑战无论是作为作家笔下的浪漫之地还是现实中的复杂之地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