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珍惜时间的名言


在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日子里,我致力于语文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一个习惯:高中三年,每当有语文课,我总会在课前在黑板右侧书写一句名人的智慧之言。这句言辞从选取,然后引导学生们在上课之初迅速记忆,并美其名曰“每日精神食粮”。

对于这条“每日精神食粮”,我要求学生每日午休和临睡前各温习一次,坚信“事不过三”的原则,这样它就能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我选用的名言大多简短精炼,有的甚至不到十个字,长的也不过二三十个字。这些名言都蕴深刻的哲理,为学生的学习和人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我的“每日精神食粮”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类源自教材作者的名言,比如教授《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时,我就会引用欧·亨利的“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作为当日的赠言;第二类是与教材主题相关的其他作家的名言,如教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时,我会用海德格尔的名言来作为每日赠言;第三类则是与教材内容无直接关系但富有价值的其他名言。

除了在纸质书籍中寻找素材外,我还特别关注了如“单向街读书会”、“诗语岛”以及“为你读诗”等微信公众号。我每天都会在这些平台上寻找最合适的一句名言赠予学生。经过三年的积累,许多学生都有了一本厚厚的名言集,他们记住了少则几百句多则上千句的名人名言,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这些“每日精神食粮”的直接效果是能显著提升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例如2016届的Z同学,他的高考作文《守望现实之河》中运用了大量的名人素材和警句,受到了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并为满分作文。他的文章展现了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文采哲思。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X同学也表示,“老师您推荐的‘每日鸡汤’中的许多名言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它们在我写论文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样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积累。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挖掘更多类似“每日鸡汤”这样的学习载体,让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仅停留在纸面或专家的理论中,而是真正地深入人心、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