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担忧的心情的句子


不必为那两小时的旅程或八公里的距离而忧心忡忡。焦虑如同一只无形的重手,常常让我们感到窒息,令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到恐惧。

事实真相却是,我们绝大多数所忧虑的事情,最终都不会成为现实。你是否曾多次因可能发生的糟糕情况而彻夜难眠,但结果却证明那些事情并未发生?我们常常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担忧上,却忽略了真正应该做的,那就是珍惜当下。

知名心理学家亚伦·T·贝克博士分享了三个焦虑患者的经历,虽然他们的焦虑来源各异,但他们都为那些“可能发生的事”而痛苦不已。托德毕业后因自我要求过高而焦虑,工作后则担心被淘汰;职场妈妈丽贝卡对孩子的教育、家庭的未来及经济状况充满忧虑;退休的伊丽莎白则担心自己的晚年生活及社会的看法。这些都体现了焦虑的本质——在事情发生之前,让自己先陷入痛苦之中。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烦恼,然而其中绝大部分从未真正降临。”这并非一句空洞的鼓励,而是经过心理学实验验证的真相。一项实验中,人们写下未来一周的担忧,但三周后打开“烦恼箱”时发现,大部分的担忧并未成为现实。

我们常常在脑海中模拟最坏的情况,这种想象实际上是在消耗我们的能量,让我们提前体验痛苦,而其中大部分的痛苦都是无意义的。像记者琼斯一样,他在采访官前感到非常焦虑,但事实上他的上司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这使他明白,他的焦虑其实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障碍。

焦虑的人常常停留在“想”的阶段,而错过了“做”的阶段。害怕失败的人们甚至连尝试都不敢。现实中,想象中的失败往往比真实的失败更加可怕。因为真实的失败能让我们积累经验,而想象中的失败则让我们止步不前。

正如海豹突击队的训练中所展示的那样,当队员们在黑夜中开始过多地想象未来时,他们的焦虑感会加剧并导致提前放弃。同样地,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陷入这种“夜晚焦虑”。我们担心考试、面试和工作中的各种可能失败的情况,但事实证明当我们真正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往往能够找到应对的方法。

为了打破这种焦虑的循环,最好的方法就是付诸行动。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开始行动时,他们的焦虑程度会明显降低。例如:担心考试失败?那就认真复习、做好笔记;害怕面试失败?那就提前准备问题并练习表达。生活中的一切焦虑都来自于过度的担忧和不安,与其耗费时间在这些虚无缥缈的恐惧上,不如实实在在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但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都以为如此。人生并非一条单行道让我们在某个阶段失败后便再无机会回头。相反地它更像是一片广袤的旷野我们可以随时调整方向重新出发。年龄只是一个数字无论18岁未能进入理想大学还是30岁遭遇失业或35岁经历失恋都不意味着一切结束相反它们可能是新开始的前奏是人生道路上新的里程碑。

生活的容错率远超我们的想象过去你认为天大的事情如今回首看来也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正如作家林清玄所讲述的故事中他的父亲试图通过提前摇落树叶来减少清扫工作但最终发现无论怎么摇落第二天依然会有新的树叶落下这启示我们无法提前扫清明天的落叶只能活在当下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因此别让那两小时的路程或八公里的距离继续困扰你活在当下做好眼前的事情吃得好睡得香过好每一天人生不过是一场见招拆招的旅程而已。你是否也有过因焦虑而错失良机的经历呢?你曾经特别担心的一件事后来真的发生了吗?或者你是否也像那大多数人一样在回首时发现所有的焦虑其实只是一场虚惊?欢迎与我们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人生的起起落落和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