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5言打油诗顺口溜


《词韵:采桑情》

作者 / 鹏澍 | 2022年五月春风夜

《采桑子·元宵情韵》:今宵冷月下元宵,孤灯独照,孤云暗涌。在这寂静的月影下,眼中流淌着难以抑制的泪珠。心血再度赋词,试图融入这夜晚的氛围。

让我分享这首少时所作的词作,大家一起细细品鉴:

首先来看《采桑子》的词谱规范:

+ - + | - - | (句), + | - - (韵)。 + | - - (韵)。 + | - - + | - (韵)。

《元宵情韵》基本遵循了这个框架。但在细节上,我们需要更多地去探索它的美。在格律的运用上,“云”和“零”这两个字的押韵在当今和古韵上略有不同。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这首词的韵律感。在平仄的运用上,“艺”和“辞”的组合虽然显得协调,但“艺”字在词谱中的平仄要求却是仄声,这点值得深思。

再细究《元宵情韵》的格律结构:

+ (-) - + (-) | - (句), +(-) | - - (韵)。这样的结构中,我们看到了不少红色加粗的错误之处,这也说明了当时作词是随性而发,未及细究。

采桑子,作为调名,四十四字,平韵。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名称。《词谱》中提到了它的起源和演变,而不同的词人又给它带来了不同的风采。虽然我们前面提到了它的正格,但它的变化也是多样的,如李清照的《添字丑奴儿》便是一种别样的演绎。

回忆起当时写这首元宵词时的心情,只是想要应和纳兰性德的《采桑子》。那时年少轻狂,只求顺口流畅,却忽略了它的深意和韵味。如今回望,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美。比如“卿”字与“生”字同属古韵部,同为平韵,相得益彰。

所以填词不仅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更是对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的考验。每一个字、每一句都需要我们细细琢磨、反复推敲。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有内涵、有韵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