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出自哪本书
《史述·吕不韦篇》记载:吕不韦命令他的门客将他们所见所闻悉心记录,将所得材料汇集而成《八览》、《六论》、《十二纪》,总计二十余万言。他认为这其中的内容涵盖了天地万物,从古至今的道理,因此将其命名为《吕氏春秋》。此书被刊刻于咸阳城门之上,悬挂千两黄金以示奖励,广泛邀请诸侯国的士人宾客。当时吕不韦所出的要求令人难以置信,倘若有人能够找出书中哪怕一个字的问题,即可得到千金奖赏。
再看19,作家张抗抗曾在她的文章中提到常州人李延良在众多知名作家作品中找出错别字。他曾指出连作者到常州签名售书时他都能在书中找出许多错别字。这无疑是对文字精确度的极致追求。然而在吕不韦的时代,他作为千乘之国的丞相,地位显赫无匹。若真有人敢对其书挑出错误,那么这个人无疑是特立独行的。假如吕不韦只是一个富商,倘若他同样以此方式征集错误,那恐怕挑错的人将趋之若鹜,毕竟每挑出一个字便能得到一大笔赏金。
“一字千金”的背后不仅是彰显了其威望和气派,更是一种独特的宣传方式,用以传达其施政理想和价值观念。《吕氏春秋》的命运却因吕不韦本人的人品而黯然失色。他的人生轨迹与众不同,他不追求读书人的“学而优则仕”的境界,而更多地以谋略为上。更为遗憾的是,他的人生更因私欲而被历史诟病。历史中常有对他通过种种手段掌握秦国未来人——秦始皇的身份存疑。史学家所持的观点也是各执一词。
尽管如此,《吕氏春秋》的学术价值不容忽视。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与其他经典著作相提并论,《吕氏春秋》作为历史之积淀包罗万象。其涉及儒、道、墨、法、兵、农等诸子百家思想内容,展示了古代文化的大融合和辉煌成就。虽然该书在某些地方显露了出杂乱的笔法甚至有些内容借鉴了其他书籍的痕迹,但其仍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且值得一读再读。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