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贴春联顺口溜
春联的历史与习俗
春联源于古时,古代文献的描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清代《燕京岁时记》中写道:“春联即是桃符。”何为桃符呢?
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神荼和郁垒是降妖除魔、镇鬼祛邪的神祇。民间常以桃木雕刻他们的形象,置于门前以避邪气,这种桃木板就被称为桃符。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君主,他擅长诗词。某年腊月,他突发灵感,在桃木板上写下了两句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并将其作为桃符悬挂在门框两侧,这便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明代瞻在《簪云楼杂话》中记载:“自明太祖起,便有了春联的设立。”当时明朝的都城金陵传下旨意,要求公卿士庶家在除夕前必须挂上春联一副。自此,春联便成为了百姓过年时的必备之物。
那么,何时春联呢?《燕京岁时记·春联》中提到,自进入腊月后,文人墨客便开始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祭灶之后,家家户户逐渐挂上新的春联,使得千门万户焕然一新。尽管小年在不同地区的日期有所不同,但腊月祭灶之后贴春联是符合传统的做法。
对于大家来说,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地方和习俗来选择贴春联的时间。如果不想过多思考,以下的时间点也是常见的选择:
腊月二十八:这是一个比较标准的时间点,有顺口溜说“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窗花”。
腊月二十九:有谚语“二十九,贴倒酉(即贴春联)”,因此也是一个常见的贴春联的日子。
除夕早上:有些地方认为一早贴上春联可以开门迎来好运。
除夕下午:也有少数地方选择在除夕下午贴春联,认为这样可以驱走不好的运气,新的一年会兴旺发达。
立春:还有人认为立春是春天的开始,贴上春联也有很好的寓意。
在我们这里,腊月二十九是贴春联的日子。那么读者朋友们,你们那边的习俗是什么时候贴春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