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李惠敏教授的学识成就
自20世纪80年代起,钱锺书在文坛与学界已然声名显赫。其作品不仅风趣幽默,而且内容博大精深,其《围城》、《人·兽·鬼》和《写在人生边上》等,为世人呈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机智幽默的笔法。他的学术著作,如《谈艺录》、《七缀集》以及《管锥编》,亦以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独特的分析被公认为论文的典范。这得益于他的知识的广泛,考察的精细以及其深入的解析能力。
钱锺书的研究专家田建民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挖掘钱锺书的学术价值。从1997年的《诗兴智慧——钱锺书作品风格论》到2015年的《鲁迅、钱锺书论稿》,他的研究愈发深入,更加成熟。
最近,田教授出版的学术专著《理论、交流、创作:钱锺书的文学空间》,由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专著以理论、交流和创作为维度,全面展示了钱锺书的文学才华和学术贡献。书中详细阐述了钱锺书的文艺与学术思想体系,梳理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外文学比较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该书并非简单地罗列钱锺书作品中的妙语趣句,而是从理论角度深入探究其创作风格的形成与特点。例如,从钱锺书的幽默天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出发,分析其作品幽默风趣、奇思妙譬的风格;从其学识渊博的角度分析其作品旁征博引的特点;从其对艺术技巧尤其是语言表现的精细打磨,揭示其作品的独特格调。
该书还对钱锺书的英文著述进行了系统介绍与研究。这些著述旨在向西方介绍传统文学,纠正西方对文学的误解,并详细考证了文学在西方的传播与演变。这些研究凸显了钱锺书在中外文学交流方面的领先地位和重要贡献。
相较于以往的研究,田教授的这部著作更具有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它不仅对钱锺书的创作风格和中外文学交流的实际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钱锺书文艺观的形成进行深入考察,揭示了其学术思想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该著作从地域文化环境、家学渊源、教育背景以及域外文化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钱锺书对文艺的基本认识、见解、观点和思想的形成过程。通过对钱锺书的理论批评文章以及谈艺录等著作中的思想论断进行条分缕析的梳理,作者总结出钱锺书以文学本体论和主体性为核心的学术思想体系。
这一学术思想体系的提炼,使得学界长期以来对钱锺书学术思想的模糊认识得以明晰,突破了以往对钱锺书学术理论基点的理解。该书在理论、交流、创作的三维文学空间中还原了钱锺书的完整形象,其分析和提炼不仅对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确处理中外文化关系,探索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作者为某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