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守则还是制订守则
《重庆快讯》讯(记者 陈志坚 实习生 华)“心怀情怀,共筑的辉煌。熟知历史沿革,珍视荣耀……”2月24日,我市数百万计的中小学生正式回归课堂,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课。这次,新修订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以下简称新版《规范》)成为了学习的重点内容。
“新版《规范》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记忆。”珊瑚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学生张悦表示,通过观看视频课程,她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与同学和睦相处,排队乘车,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校长谭静表示,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细化新版《规范》中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守规则、诚实守信的人。
在重庆天地人和街小学,一千六百余名学生每人收到了一张“好习惯养成记录卡”。学生们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自我评价、他人复核、评比表彰等方式,从主动问好、科学游戏、文明用餐、保持清洁卫生等八个方面督促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保持安静,不在走廊、楼梯间乱跑,不做影响他人的事情等。校长肖方明表示,这样的活动旨在将新版《规范》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知行合一。
为了贯彻落实新版《规范》中的“学会自我保护和懂得求救”的内容,昨日上午重庆市外国语学校的全体学生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视频课程后,还进行了急救技能培训和演练。“贯彻实施新版《规范》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市教委副赵明表示,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新版《规范》涵盖了个人与、社会、他人之间的行为要求等多个维度,对于引导学生提高道德素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有深远的意义。据了解,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版《规范》,市教委下一步将专家制定“重庆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细则”,要求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细化常规管理。通过家庭学校共育平台,家长学习《规范》,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