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小洲过年好mp3
新年信息报导(特约记者 阳)春节佳节临近,与城市的喧嚣相比,在广西柳州市鱼峰区里雍镇的长沙村,有着独特的农村风光。在开阔的菜地和场院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一根根竹竿被高高竖起,下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从洁白的菜根到枯黄的腌制菜叶,无论是田埂还是小巷,都弥漫着一种咸鲜的味道,这是柳州乡村冬季特有的景象。
据新年信息报导,此时正是头菜的丰收季节。近期,里雍镇的2000余亩头菜陆续成熟,村民们趁着晴空万里、气候宜人的日子,开始了头菜的采摘、晾晒和腌制工作。
冷凉环境下的美味佳肴
特约记者了解到,广西种植头菜的习惯源自广东。尽管在顺德地区人们将其腌制后称为“顺德鲍鱼”,但在柳州,人们更倾向于保留头菜的整株形态,因此它被亲切地称为“头菜”。头菜的种植环境喜阴凉湿润,既不耐热也不耐冻,所以农户们常常在气温降至25℃左右的时节进行种植,大约生长两个月即可收获。这个过程对土壤水分、肥料养分、土壤通透性和光照条件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经过两个月的生长周期后,农户们迎来了头菜的收获季节。在黎寒池的镜头下,我们看到这一景象。据介绍,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柳州仅有三个村庄的头菜较为知名,其中包括融安县的小洲村、里雍镇的长沙村以及鹿寨县的寨沙村。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这些主产区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今年里雍镇更是致力于打造长沙村的头菜种植产业基地,头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平均亩产约750公斤。经过腌制的头菜市场价格大约在每斤12元左右。
从种植到美食的蜕变
打造一棵美味的头菜仅仅完成了第一步。想要完成这美味的转化,还需要经过晾晒、腌制和封存等步骤。经过加工的头菜色泽金黄、香气独特、口感甘甜。一打开坛子,香气四溢,足以看出当地人对头菜的喜爱。
特约记者了解到,头菜的加工过程与天气密不可分。首先需要进行晾晒和撒盐腌制,然后再次晾晒并使用高度白酒进行腌制等多道工序。采摘后的头菜需要适度脱水后进行腌制。修剪掉多余的根须、清洗干净、再次晾干后放入大盆中,撒上盐并压实。腌制一周后取出再次晾晒。
进入关键环节,将含有盐分的头菜放入容器中,每层都要垫上塑料布,踩实或用力。反复进行五六次后,头菜会变得更加软糯。据村民介绍,“没有经过踩搓的头菜口感不佳。”最后经过最后一次晾晒后,头菜就可以装入缸中密封发酵了。在特定酵母菌的作用下,头菜的香气逐渐释放出来。这样腌制出来的头菜可以长期保鲜,是熬炒炖煮的百搭美味,也是当地过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
新年信息报导特约记者 阳
编辑 穆祥云 校对 贾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