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书分享
8月6日上午,“经典照亮青春”第二期活动在贵州举行
由天眼新闻、贵州都市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的公益活动“经典照亮青春”在第二期如火如荼地展开。活动中,特邀了数位不同年龄段的书友们——带保温杯的前辈孟尧、充满活力的青年杨雨馨,以及勇敢挑战生活的职场母亲杨倩。他们三人聚在一起,分享了自己对于所钟爱的书籍《追风筝的人》的深刻感悟。
现场直播纪实
《追风筝的人》一书源自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笔下,故事以友情、背叛与自我救赎为主线。书中描述了阿米尔与哈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阿米尔和哈桑既是主仆,又是无话不谈的挚友。童年的一次追风筝事件,使哈桑陷入了困境,而阿米尔则因胆怯而选择逃避。随后的一系列事件,导致了阿米尔甚至采用诬陷的手段,迫使哈桑离开。尽管阿米尔以为逃离能让他内心得到安宁,但他的心灵始终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
在现场,杨倩、孟尧和杨雨馨三位嘉宾围绕哈桑的忠诚、纯真和善良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杨倩认为哈桑自小将阿米尔视为心中的神祇,为他做任何事都是值得的。孟尧则从社会背景出发,认为在书中的社会里,哈桑作为仆人,其追风筝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而随着阿米尔的成长和价值观的转变,他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
在交流中,杨雨馨结合自己的留学经历,分享了阅读该小说可能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她表示,自己在留学过程中经历了文化的冲击与适应的困难,但这些经历让她更加成熟地看待问题。她认为阿米尔的成长与反思也与此类似,是在经历了人生的洗礼后对过去重新审视的结果。
三位嘉宾一致认为,《追风筝的人》中无论是阿米尔还是哈桑,都没有对错之分。他们原本都是纯真的孩子,只是因为社会和的因素,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和平与平等的渴望。
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期待下一期的“经典照亮青春”活动能再次为大家带来更多有意义的分享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