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词对对子举例说明


刘攽与北宋的诗文之韵

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叫刘攽的史学家,他与司马光携手修纂了《资治通鉴》,而他的诗文同样才华横溢,被后世传颂。

刘攽在观点上与当时的丞相王安石存在分歧。对于王安石的变法新政,他持有不同见解,这也使得王安石对他心存芥蒂。

一次,王安石故意设下一道难题,出了一句看似简单的上联:“三代夏商秋”。这句上联背后蕴含深意,特别是那个“三”字,要求对句中必须使用数字却不可言“三”。且必须融入三个字于其中,此番要求堪称精妙。王安石想以此难住刘攽,哪知道刘攽略经思索便轻松应对:“四诗风雅颂”。这一应对巧妙无比,让王安石顿时哑口无言,心中不由得不赞叹刘攽的大才。

原来,刘攽从《诗经》的分类中找到了灵感。风雅颂中的“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合称即为“四诗”。以此为对,实为绝妙之举。

让我们一同品味这副绝妙的对子:

上联:三代夏商周;

下联:四诗风雅颂。

同样展现了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苏东坡的故事。

在北宋嘉佑年间,辽国使者来访汴京。派苏东坡前往驿站迎接。当辽使得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苏大学士时,随即吟出精心准备的上联:“三光日月星”。他们意图以此对子来为难苏东坡,并以此羞辱宋国。

苏东坡早已洞察了他们的心思。他淡然一笑,脱口而出:“四德元亨利”。原来他巧妙地引用了《易·辞》中的“四德”:元、亨、利、贞。而其中“贞”字因与当时宋朝皇帝赵祯的名讳相撞,故而隐而不言。

这副对子虽与王安石的对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苏轼的巧妙之处在于运用了古代经典的智慧。而后世的吴闻之也以一联“一阵风雷雨”为这对子添上了完美的下联。他的联句也巧妙地从天文气象入手,使上下句有了内在的联系,构思颇为精妙。

让我们再一同欣赏这三副对子:

上联:三光日月星;

下联:四德元亨利。(苏轼)宋代

以及

上联:三光日月星;

下联:一阵风雷雨。(吴闻之)明代

朋友们,你们更喜欢哪一副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提及苏东坡,自然不能不提他的书法艺术。他的书法同样流传千古,为后世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