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最后一天是哪一天


今日是二零二三年四月十七日,昨日天空洒下了雨滴,今日则迎来了阳光普照。这是我四十五岁的末尾之日,虽然尚未踏出家门,但一直在为季节的更迭忙碌着清洗和晾晒。对于今天是否还有时间出门,我心中已大致有了定数,恐怕今天不会外出了。晚餐后,预计会安排一场沐浴。

因今日未曾出门,食材的选择受限,我便做了可口的土豆泥作为晚餐,也备有卤制的香肠、兔肉以及鸭子等。不过遗憾的是没有葱,超市里现有的绿色和蓝色的小葱让我提不起食欲。我知晓在附近的集市上,有一家从过来的小贩清晨便开始售卖小葱,但错过了时间便只能等待次日。过往我总是倾向于在超市里采购生活用品和食材,但现在我对超市内充满科技感的产品有些不甚满意。在市场中采购食物还需多方寻找多个摊位方能将食材收集齐全。

数日前,家人去医院取时发现医院里年轻的面孔络绎不绝。这不我思考,是否是过多的科技与“狠活”造成了这种现象?他们倡导老人们不能乘坐高峰期公交车前往购买他们所谓的高科技“吃食”,倘若这些年轻人都抵抗不住“狠活”而频繁入医院,又怎能要求老年人也去体验这样的生活呢?这并非是让老年人避开高峰期的问题,而是他们试图以道德之名束缚老年人的生活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计划,我们无需为他人背负任何责任。如果有人因时间管理不善而选择用道德的标签来他人,那是不合理的。为了某种利益而牺牲自己的时间或权益是值得的,因为这通常是经过权衡利弊后的自愿选择。就像清洁工早早开始工作、垃圾车准时清运、夜宵摊熬至深夜、公交车司机准时发车一样,他们都在遵循自己的生活节奏。难道他们不是在工作吗?我们为何要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对于那些能够做好时间管理的人来说,我们应该反思自己为何做不到。没有能力并不可怕,但需要自我反思是否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能力。生活不会永远顺风顺水,我们要学会适应和面对各种挑战。同时也要记住,不应该以道德的束缚去干涉他人的生活选择。让我们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