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点评评语
探索教育新思路
期末又至,教师们又开始忙碌着给学生写评语。如何让评语更具吸引力,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并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依据呢?厦门市槟榔中学的洪瑾宜老师给出了一种别出心裁的尝试。
同桌之间的真实写照
初二期末,洪老师灵机一动,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请每位学生给同桌写一段评语,主要发现优点、闪光点,也可以提缺点和改进的期望。这个作业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写出的评语真实而诚恳,甚至妙趣横生。
例如,有的评语写道:“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课堂上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但有时上课时会乱说话,希望你能改正。”这样的评语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再如另一份评语:“你虽然成绩进步很快,但偶尔会在学习上马虎大意。你热爱体育,对同学热情,但有时会忽略与老师的交流。相信你能在2018年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份评语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也给予了期待和鼓励。
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收集评语的过程中,洪老师发现有些同桌之间相互了解不够,于是她决定介入,帮助学生打开心扉。通过引导和陪伴,许多学生最终写出了真挚的评语。即便是有“问题学生”,也在同学的评语中展现出许多不为人知的优点。
评价的多元性
洪老师不仅收集了同学们的评语,自己也参与了评价。对于同学们的评语不够全面的地方,她会加以补充;而对于描述到位的部分,则只是进行简短的点评。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学生收到的评语都是多元的,既有同学的视角,也有老师的观察。
家长的反馈与认同
这种互写评语的方式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他们从评语中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的优缺点,感受到了孩子的另一面。有的家长甚至表示,这种评语让他们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立体而鲜活的学生形象
通过同学们的评语,洪老师看到了每个学生的多面性。有的在学生面前安安静静的学生,在同学眼中可能是个幽默的人;有的看似调皮捣蛋,实则十分细心。这些评语让学生形象在她心中变得立体而又鲜活。
教育的回味与思考
翻看这一段段评语,洪老师深感教育生活的精彩与趣味。她认为,这种互写评语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同学,也让教师、家长更加了解学生。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育方式。
结语
这种创新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收到了更多元的评价,也让教育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它让我们看到,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学校、家庭、同学之间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文 / 洪瑾宜
责编:吴琳玉
在这里,开启教育新篇章
鼓屏162
微信号:fjedugp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