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乃是一部通过作者追忆童年时光,深刻描绘北方小城生活状态及灵魂的文学作品。其艺术形式颇具特色,无明确主角与主轴,七章内容虽可独立成篇,却又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此作堪称“萧红体诗化小说”的代表,其稚拙美、绘画美及音乐美三大特点,贯穿全文,令人叹为观止。

一、稚拙美

文章以孩童的视角,描绘了故乡的独特风俗。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直接抒感。借助孩童的天真烂漫、单纯无邪,刻画出故乡封闭阻塞、贫穷落后的人们所展现的无知愚昧和自私爱看热闹的特性。尤其通过描述与祖父的互动,将祖父的慈祥与温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地主家庭中,祖父的包容与宠溺,为“我”营造了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文中的叙述,朴实无华,却让人感受到一份温暖与亲切。

二、绘画美

作品中,作者描绘了众多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从火烧云的壮观,到篙草长满院子的荒凉;从大雪皑皑的冬日到满天星光的夏夜,这些景象的描写如同一副美丽而悲凉的画卷。尤其是在严冬时节,大地裂开、水缸冻裂、房屋等场景的描绘,更是让人感受到呼兰河小城的寒冷与荒凉。而人们在这寒冷中的生活状态,更是让人对那个年代底层的生存状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音乐美

呼兰河有着丰富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伴随着各种传统乐器的声音。从二神的唱词、鼓声,到盂兰节和尚、道士的笙、管、笛、箫等乐器声,再到野戏台子的锣鼓喧天,这些音乐元素为文章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而冯歪嘴子打梆子的声音,更是烘托了他面对命运的顽强与反击。即使身处绝境,冯歪嘴子仍努力在生活中扎根,他的坚韧与责任,让人深感敬佩。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呼兰河小城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对那个年代全生活状态的缩影。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人们逆来顺受,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在这样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呼兰河的人们在精神上也有着不少的追求与盛举。只不过这些盛举大多都是为鬼而做的,而非为人而做。这无疑揭示了那个年代人们物质生活的匮乏以及精神世界的极度空虚。

总体而言,《呼兰河传》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功地将一个时代、一个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呈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历史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