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和冬至哪个在前面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与冬至交汇之际,不少人常常会将两者混淆。立冬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的11月中某日,而冬至则是在每年公历的12月某日,二者不仅时间上有所区别,所寓意的意义也不尽相同。那么,两大节气各自具有哪些独特的特质呢?

根据军网的资料,冬至节气源于春秋时期,盛行于唐宋,至今仍被广泛庆祝。古代人们使用土圭观测太阳,从而确定了冬至的时间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过了冬至,白天会逐渐变长,各地区将进入最为寒冷的阶段,也就是常说的“进九”。

说到冬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这一天的饺子盛宴。那么立冬与冬至在饮食文化上又有什么异同呢?

冬至同样也有吃饺子的习俗。据《郑州》介绍,北方地区有“冬至到,吃水饺”的说法。而南方地区在冬至时大多会选择吃汤圆,也有部分地区会喝羊肉汤来驱寒。在江南的水乡,一些地方冬至之夜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赤豆糯米饭。

本文的内容得到了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的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