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计算机能力写什么
XXXX年秋季,我提着行李箱踏入了那所被众人赞誉的985高校,并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报到点完成了入学手续。刚安顿好行李,亲人的电话便接踵而至:
“小张啊,听说你选择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不是意味着你将来要专门修理电脑呢?我家那台老电脑总是出现蓝屏问题,你能不能回来帮忙看看?”
我啼笑皆非,只能含糊地应承下来。挂断电话后,我翻阅了专业简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电子技术、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那么,我学的是电子还是计算机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大学四年的时光。
入学之初,我认为电子信息工程就是与电路板焊接、信号处理相关,与计算机专业没有太多交集。第一学期的课表发下来后,我看到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我不禁疑惑:“这不是计算机专业才会学的吗?”
同寝室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同学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其实你们的专业知识比我们还要广泛,包括模电、数电、信号与系统等内容。”这时我才明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其实是电子、信息和计算机三者的交叉学科。
大二时,我加入了学院的智能硬件实验室。导师交给我一块STM32开发板,要求我制作一个能避障、能遥控的智能小车,并在月底进行验收。我虽心中忐忑,但还是硬着头皮开始制作。从使用Altium Designer绘制PCB电路板,到元件焊接、电机驱动调试,再到用C语言编写控制代码,我熬了三个通宵,终于让小车动了起来。然而在验收前一天,代码出现了问题,小车在实验室里乱撞。导师查看了我的代码后指出了问题所在:“你的指针使用不当,导致内存溢出。”这让我明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不仅需要懂得硬件,更需要对软件有深入的理解。
随着大三的到来,同学们开始寻找实习机会。我投递了几家以“嵌入式软件开发”为岗位的互联网公司。面试官问我:“你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为什么来面试软件岗位?”我展示了自己做过的项目:“我们专业也学习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网络编程,而且我还做过STM32和Linux驱动开发。”人力资源部门最终将我的简历分类为“计算机相关专业”。
后来我逐渐了解到,在就业市场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专业的界限其实并没有那么清晰。许多电子信息工程的学生最终都选择了进入互联网公司从事编程工作。
秋招时,我同时投递了硬件和软件岗位的简历给华为、腾讯和阿里等公司。面试过程中,硬件岗位的面试官会问我C++水平和Linux内核知识,而软件岗位的面试官则会询问我是否有过FPGA开发经验以及是否了解数字信号处理。令我意外的是,我收到了三家公司的offer。其中最令我惊喜的是腾讯的人力资源部门告诉我:“你的背景非常适合我们的后台开发岗位,虽然你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但你的电子信息工程背景与我们的需求非常匹配。”
如今,我已经在一家互联网大厂从事后端开发工作三年。回望自己的专业背景,我终于找到了答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虽然属于“计算机大类”,但并非纯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它更倾向于“电子+计算机”的交叉领域,如嵌入式、通信、物联网、芯片设计等。对于想要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转向纯软件方向的同学来说是完全可行的,因为该专业课程中已经包含了足够的计算机基础。
面对最初的问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于计算机类吗?”我的答案是:它并不完全等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它绝对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中的一种。在特定领域如嵌入式、IoT等领域中甚至比纯计算机专业更具优势。如果你正在攻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并且对未来方向感到迷茫那么我的建议是:不要被专业名称所定义——你可以选择硬件方向也可以选择软件方向甚至是算法方向。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充分利用交叉学科的优势在IoT、自动驾驶、芯片等行业中你将会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