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叼着花骑在马背上打一成语
【成语名称】立马成章
【成语注音】lì mǎ chéng zhāng
【成语释义】此成语意指靠着即将出发的马匹,即刻完成文章的书写,形象地描绘了文思如、才思敏捷的场景。常用来形容写文章的速度极快,文思源源不断。
【成语来源】故事源自南朝宋时期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文学》。晋代桓温领兵北征时,袁虎受命迅速撰写公文。他靠着战马,迅速完成了七张纸的公文,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情与写作速度。
【相关成语】与此成语相关的有倚官仗势、倚马千言、倚马长啸、倚老卖老等,这些成语都涉及到依靠某种优势或条件来或展现才能的情境。
【同音词】包括屡见不鲜、坐视不救、置之度外、变生猗惑等词语,这些词语与“立马成章”在发音上相似,但含义各不相同。
【成语造句】
1. 他文思如,每有灵感,立马成章,令人叹服。
2. 这位作家的才思敏捷,即使是即兴创作,也能立马成章。
3. 他的写作技巧娴熟,往往能够立马成章,一挥而就。
【成语典故】在东晋时期,豫州刺史谢尚发现了袁虎的文才出众,便将他推荐给了大司马桓温。桓温让他负责府内的文书起草工作。袁虎曾作《东征赋》,赞颂东晋的名士。在跟随桓温北伐前线时,桓温命他即时写檄文,他立刻靠在马背上完成七张纸的稿件,展示了其过人的才情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