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活动有哪些
新课程,新框架,新思路。
在物理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必须以“核心能力”为指引,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索、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要素,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这样,物理教学过程就成为学生核心能力塑造与提升的历程。
课堂实践中的几个“小策略”:
1. 疑问引导阅读活动
教师依据教材知识的特点精心设置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阅读,以此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减少学习的无目的性。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寻找重点和疑点,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则通过辅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进行针对性的二次备课和教学调整。
2. 互动式知识学习活动
摒弃传统的“教师灌输知识,学生做题强化”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或对教材中的素材、小栏目、拓展资料等进行创新性的改造和重组,使学生能亲身体验、讨论和推导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方法。
3. 多样化实验探索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探索活动。除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和拓展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课外实验。甚至可以将某些题目“实验化”,让学生参与设计、操作、观察和验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实验技能和探究创新能力。
4. 错误纠正与反思活动
为避免机械性地纠正错误,我们针对“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设计错误纠正与反思活动。基本步骤包括设置情境、错误、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发现问题和反思总结。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的纠错效果较好,能有效避免重复性教学。
以上策略旨在创造一个更具启发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希望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逐渐塑造并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