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工作总结10篇
乡村共融,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积极推动,共谋繁荣。根据市区文明委开展美丽乡村结对共建工作的部署,2014至2015年间,武港院积极响应,以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身份,与武汉市金口街的艾岭村及麻城市福田河镇的下马庙村结为共建伙伴。此举不仅为两村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还为双方的共同发展出谋划策,最终实现了两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赢得了广泛赞誉。
深入研究,针对性强,结对共建工作成效显著
武港院三次深入结对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运用实地查看与座谈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了艾岭村及下马庙村的村民生活状态、村容村貌、生产情况以及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保持了频繁的沟通。
基于这些了解,双方共同拟定了结对共建方案、重点帮扶项目以及资金设备投入计划等指导性文件,并经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成为了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纲领。
实施具体项目,结对共建解决实际难题
针对艾岭村村民文化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武港院决定出资协助,与艾岭村共同完成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的亮化工程,为村民提供了全天候的文化活动场所。
对于下马庙村教学点存在的校舍破损、教学设备短缺、无文体活动设施及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武港院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包括校舍整修、爱心捐赠、联谊等,并针对特困学生及其家庭进行了对口帮扶。
送技送智,结对共建注重长远发展
在落实共建项目、解决当务之急的武港院还注重提升结对共建村庄的“造血功能”,开展了送技术、送培训、送文化等活动,帮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助力村庄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
针对艾岭村的土地流转及收入问题,武港院提出了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生产厂房、吸引企业入驻的建议。对于下马庙村的白菊产业,则助力其开展白菊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村民收入。
物质与精神并重,增强自立自强意识
武港院在结对共建中不仅提供物质支持,还注重引导村民增强自立自神,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为村庄创建新环境提供帮助支持,完善保洁措施,并积极各类评选活动,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
强调长期性与系统性,结对共建工作持续深入
结对共建是一项长期工程。武港院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的长期性与系统性,与下马庙村制定了五年期结对共建计划。此举旨在为结对单位提供持续的物质、技术、人才、智力支持。
总体而言,武港院在结对共建工作中为共建单位解决了实际难题,推动了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此举得到了共建单位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未来,武港院将继续发挥其优势和资源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