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交流的新颖题目


文章标题:诗中寻英雄,文里悟人生

出自张煌言笔下的《甲辰八月辞故里》,原诗“惭将赤手分三席,拟为借一枝”,表达了诗人的抱负与决心。他渴望与历史上的英雄名士比肩,即便不能身列西子湖畔的伟岸之列,也愿凭着一片赤诚之心,在先贤墓旁寻得一片安息之地。这种精神通过诗人的努力,最终得以实现,张煌言成为了一位匡扶、救民于水火的大英雄。他被安葬在西湖之畔,成为了“西湖三杰”之一。写作时,若要表达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主题,或者倡导报国的理念,都可以借鉴“拟为借一枝”这个标题。

另一篇《小窗幽记》中写道,“唯我道心清似水,任它世事冷如冰”。这句话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的高洁与坚定,不受外界喧嚣与浮华的影响。这种心境适用于“修养”“风范”“拒绝喧嚣”等主题。比如,在写关于2015年天津高考作文题“范儿”的作文时,可以采用“唯我道心清似水”作为标题,表达人们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欧阳修在《别滁》一诗中写道:“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他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离别,认为离别不过是生活中的寻常之事,无需过分悲伤。这种态度可以用在“离别”“乐观”等主题的写作中。例如,在写与毕业季相关的作文时,可以以“莫教弦管做离声”为题,表达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再聚的首题思想。

再看《小窗幽记》中的另一句话,“白云山岳皆文章,黄花松柏乃吾师”。大自然的现象能带给我们科学知识和人生哲理,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自然、感知自然、向自然学习。写作时遇到“尊重自然”“感知自然”“向自然学习”等主题,可以用“黄花松柏乃吾师”为题。

《菜根谭》中的名言“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表达了最好的关系虽然一直存在却感觉不到存在。写作时若要表达这种意境,可以用“相融,风助鸟飞”作为标题。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中有一句话,“骏马远行千里,顾不上清洗身上的尘沙”,形容一个人专心做大事而不在意细枝末节。写作时适用于“保持专注”“目标与过程”等主题,可以简洁而有力地使用“骐骥奋蹄不洗尘”作为标题。

林清玄的《苍茫深处等春来》一文中写道:“日子虽快,美沉淀;岁月如流,香自生。”这描述了美好事物随时间沉淀而愈发有味道的过程。写作时若要表达“时光沉淀”“个人成长”等主题,可以使用“岁月流香,美自沉淀”作为标题。

还有诸如“饮露秋风,跃彩夏月”、“上林无限树,不借一枝栖”等诗句,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灵感和标题。前者表达了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律、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志;后者则表达了不慕繁华、保持内心恬淡的态度。

《与朱元思书》中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描述了环境的清幽和景色的雅致,适用于写作关于“清净”“美好”等主题的作文。唐代诗人卢纶的“昼眠知浪静,夜语觉潮生”,则表达了细心观察、发现生活新变化的能力。

这些诗词佳句不仅富有诗意和哲理,而且可以作为写作的灵感和标题,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