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最忌三种人
不久前,我目睹了一段令人心惊的视频,那是在27层楼的楼顶,两个孩子正站在缝隙处准备进行跳远活动。想及若是孩子们有个闪失,那将是一场灾难,可能毁掉一个家庭的所有幸福。幸好,物业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将孩子们带离危险区域并进行了批评教育。
本以为此事已告一段落。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近期某些自媒体竟以此事为题材,大谈所谓的“毒友谊”。简单来说,就是告诫孩子们要提防自己的朋友,能离多远就离多远。
这样的观点让我感到十分气愤。据我所知,两个孩子当时的行为纯属无知所致,并非一方蛊惑另一方。“毒友谊”之说毫无根据。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家长竟然附和这样的观点。若家长以此教育孩子,告诉他们周围的人都是“坏人”,所谓的“朋友”都在算计你,那么这些孩子将无法健康成长。
实际上,这件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绝不能忽视孩子身边的各种潜在危险。
这些危险有的是显而易见的。孩子们能够到达楼顶,了他们安全意识的不足。这既与监护人平时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有关,也与物业的失职脱不开干系。事后,物业表示,孩子能上楼顶是因为门锁被人了。按照常理,像楼顶这样危险的地方,物业应每排工作人员巡查。锁被人却未被发现,可见物业日常工作的粗心程度。
还有一些危险是隐形的。以孩子们上楼顶为例,物业的失职被归咎为责任心不强。真正的原在于在楼顶的安全问题上,物业只考虑了,而忽视了孩子。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通常不会到楼顶蹦跳,而孩子们天性活泼好动,在楼顶“立定跳远”对他们来说如同游乐场的旋转木马一样平常。这正体现了物业在楼顶不设置防护设施的失策之处。出问题的偏偏是孩子,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让孩子远离潜在的危险。
类似物业这样的做法在社会中并不罕见。由于成年人是这个社会的主力军,因此无论是建筑设施还是公共场所的管理,大多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设计和管理。孩子的需求却经常被忽视。这就导致那些成年人觉得“无碍”的设施对孩子来说却十分危险。例如在公共场所的洗手间里,坐便器、蹲厕、洗手池等设施大多按照成年人的身高和体型设置,没有考虑孩子的生理特点。孩子们在独自使用时很容易出现危险。再比如商场、地铁里的扶梯,曾夺走了不少孩子的生命。
相较于显见的危险,隐形的危险更为可怕因为往往“司空见惯”而忽视这些潜在的危险使孩子处于不确定的危险之中这类事件屡禁不止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不能再让这些隐形危险继续存在下去一个充满善意的社会不仅要拥抱成年人还要拉住孩子的手在建设社会、修建设施时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潜在的危险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安全这也是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的必要之举
若您有更多关于孩子安全或相关议题的见解和建议,欢迎您联系我们或通过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与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一起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