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多年未见重逢的唯美句子


重逢之诗,情深似海。在华夏文化的瑰宝中,别后重逢总是一大主题。不同诗人的笔下,虽然表达的内容相仿,但情感色彩却各异。既有诗人欢快地抒发重逢的喜悦,也有诗人感慨世事沧桑的深沉。有的豁达开朗,有的则显得低沉内敛。正如杜甫所言:“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在古代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的时期,若是在他乡巧遇故知,怎能不令人“惊呼热中肠”?

再观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川(州)故人》,诗中描述了与老友分别十年后重逢的情景。诗人韦应物在淮水边偶遇旧时梁川的友人,内心不禁涌起无限思绪。这位老友,曾与自己共饮千杯,共醉无数次,如今重逢,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

诗中虽以“喜会”为题,但其中所表达的却是悲喜交集的情感。“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这种情感的交错,如人世沧桑,白云苍狗般变化无常。转眼间,十年光阴已逝,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分?

诗歌开头两句回忆了昔日交往的情景,“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那时的欢聚痛饮、大醉而归的场景,是多么的快乐与洒脱!然而这欢乐的回忆只是为下文的感伤做了铺垫。甜蜜的回忆固然令人欣慰,但现实却是岁月如梭、人事蹉跎的伤感。

颔联直面离别的现实,“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这句诗高度概括了十年来的离别之苦。离别后如浮云般漂泊不定,转眼间如流水般过去了十年。诗人的笔触简洁而深情,抒发了十年来的伤感。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但回顾过去时,我们会发现时光飞逝得如此之快。

颈联则回到这次相会中,“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虽然这次相会依然欢声笑语、共饮如旧,但两人鬓发斑白已成事实。十年的漂泊让友人苍老了许多。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这份苍老的悲情和漂泊的感慨。

尾联以景结情,“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诗人笔下的“淮上有秋山”让人回味无穷。那满山的秋景、红叶似火正是诗人留恋的地方。因此他选择留下欣赏这美丽的秋景。这样的结尾让人感到余味无穷。

诗歌作为高度概括的文学形式在写作时需要有详略得当的布局和剪裁。韦应物的这首诗正是如此主次分明韵味无穷既突出了别后十年的伤感又通过详细描绘的情景让人感受到这份情感的深刻之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出色的布局和剪裁功夫使得整首诗具有空灵之感令人回味无穷。

时间在诗人笔下如同流水一般而诗中所传达的情感则成为了后人推崇的对象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证明了诗歌艺术的魅力所在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与亲友的重逢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