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字谜正月没有初一是什么字


灯谜创作,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则,这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保证灯谜趣味性的基础。遵循灯谜规则,是每一个制谜者的责任。主要原则包括谜面成文、底面不相犯、扣合无闲字、成谜须别解以及事例符事实。

一、谜面需合文法

谜面是灯谜的灵魂,必须符合文法,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例如前述例子中的“问渠哪得清如许”,让人一目了然。不合文法的谜面,即使底面能扣合,也会失去谜味,不能算是灯谜。如:①穴色(成语)空前绝后 ②本来一走国际中(字)困。这两则谜语并不符合规则。

第一则谜语运用了“方位法”,从技巧上来说是成立的,但“穴色”是生拼硬凑出来的词汇,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并不符合规则。第二则谜语中,“本”字加上“一走”变成“木”,“国际”为“囗”,把“木”放入“囗”中成为“困”字,但谜面却无法表达出具体的意思。

二、底面切勿相犯

“底面相犯”即谜底出现了谜面上的某个字。这是制谜和猜谜的大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谜味就会荡然无存。如:①西出阳关无故人(电影名)人生 ②悬崖勒马(名)危地马拉。这两则都是底面相犯的病谜。

第一则谜面和谜底都有“人”字,第二则谜面和谜底都有“马”字。即使有特殊的谜格可以补救这种情况,但仍然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底面相犯的谜语都是不合格的,应该避免。

三、扣合需无闲字

闲字指的是在谜面或谜底中无法扣合的字。制作灯谜要求面底紧密相扣,不能有闲字。如谜面上某些字或词无法在谜底中找到对应的解释,就成为了闲字。例如:“淡扫蛾眉朝至尊(化工品)”中的“朝至尊”三字在谜底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解释,形成了闲字。

四、成谜需用别解

别解即对字词进行曲解,不按本意解释。它是灯谜的基本特点。与别解相对的是直解,即按照字词的本意解释,这不能算是灯谜。如:①太阳升起(电影名)日出 ②清明前一日(节日)寒食等都是直解的例子,没有谜味。初学者容易犯这个错误,需多加注意。

五、事例需符合事实

灯谜的魅力在于其隐含的多种含义让人去猜射。如果记事的事例不符合事实,就会使猜射的条件和意义丧失,谜就不能成立。如:①正月无初一(字)肯 ②公历初一(广西地名)阳朔等两则谜均与事实不符。

第一则中正月怎么可能无初一呢?这只是为了“正”字少“一”而随意编造的。第二则显然公历并不存在初一的说法,公历的第一天叫1号。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现成的诗句、词句或戏剧、相声等制作灯谜是允许的,但必须符合事实。

除了上述五条规则外,制谜还需注意灯谜的宣传效果、褒贬得当、谜面文采、底面不能“倒吊”,并避免谜面过于泛化、谜底多个等弊病。让我们共同遵守这些规则,享受制谜猜谜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