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前会六必讲内容是什么


班前会议“四项标准化”实施细则

一、时间规范化

班前会议的时间需严格控制,确保在半小时内完成所有议程。有效利用时间,避免冗长和无效的讨论,保证会议的高效进行。

二、程序标准化

班前会议应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包括点名、工作安排、呼喊口号、集体安全宣誓以及列队出发等五个步骤。每一步骤都需有序进行,确保会议的秩序与效率。

三、内容规范化

为确保会议的实质性内容,需将薄弱人员的排查纳入点名环节中,同时将安全培训纳入工作安排环节,这样既保证了人员的排查,又增强了工作的安全性。

四、考核标准化

建立班前会议的考评机制,通过职工与专业领导的共同评价,每月进行一次班前会质量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此提升班前会议的质量。

班前会议“六项必要讲述”

1. 当班组长需对每位职工详细介绍上一班的现场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 现场主要安全措施的必要性及具体内容需向每位职工说明。

3. 具体明确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需对每位职工进行明确的传达。

4. 当班组长需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及需严格把控的安全环节。

5. 针对特殊工种的岗位要求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

6. 对存在问题和隐患的作业地点,需向相关作业人员详细讲述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确保每位职工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注意事项。

班前会议“七步实施法”

一、签到

各队伍需严格按照班前会管理办法的程序进行签到,按照区队当班班组职工花名册进行点名考勤,并要求职工在学习记录本上签字确认。

二、总结点评

对上一班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通报现场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并告知相应的整改措施、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人员排查

在每次班前会议中,值班人员和跟班人员需仔细观察职工的情绪和行为,对情绪异常、面色不佳的职工进行排查,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作出相应的人员调整和安排。

四、学习教育

按照规定职工学习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开展每班一案、每班一题活动,每班至少学习一个安全案例、一个安全技术问答以及常见的隐患和违章行为。

五、知识抽查

每班至少抽查一名职工背诵操作要领、安全案例等知识,对回答正确的职工给予奖励或纪念品,对回答错误的职工进行适当的处罚。

六、工作分工

对当班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充分考虑特殊工种人员的作业能力,明确当班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确保各项工作、各道工序责任到人。

七、安全宣誓

由值班人员带领全体职工进行安全宣誓,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在工作中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