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的开展形式有哪些


营造良好氛围,推动班级文化心理建设的三种班会实践

一、讨论式的班会课使学生言无不尽

在本学期中,我开展了一次班会课程,主题是“精心去做与用心去做”。具体的进程如下:

在班会中,我们鼓励学生讨论并阐述对于“精心”与“用心”这两个概念的看法,特别是二者的差异。学生们分享了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如何运用这两个概念来提高学习效率和获得成功。

作为班,我分享了我自己“用心做事”的经历和成功的经验。学生们也分享了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或者班级中“不用心”的经历和现象。在班会课上,学生们积极发言,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经历和感悟,反思了偶尔的懈怠和懊恼。他们还对班级中的不良现象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并赞美了那些勤奋刻苦的典型同学。

这种讨论式的班会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发表意见的机会,也使他们有了自我反思的契机。班级中的先进典型也被展现出来。在讨论和争论中,学生们的理解得到了深化,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同时也更深入地理解了“精心做”与“用心做”的哲理内涵。

二、启示式的班会课引导学生平和心态自我领悟

在一次观察中,我发现班级里有些男生在偷偷给邻班女生传纸条。面对这一问题,我决定以启示式班会课的形式来引导这些男生。

在班会课上,我首先提问:“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最佩服咱们班哪位同学?为什么?”这一提问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在听取了学生的回答后,我亮出了我最佩服的学生的名字,并给出了我的理由。然后请其中一位学生上台总结自己这一段生活。当学生说出“我过得很纯粹”时,我进一步引导他思考“纯粹”的意义和标准。然后我向全班学生提问:“你们的学习生活纯粹吗?”这一问题虽然不需要回答,但却让许多学生开始深思。从他们随后的反馈中,我看到了深刻的反思和理性的陈述。这种方式既没有露骨地批评学生,又让他们在思接受了关于学习生活最高境界的观点。

三、共读式的班会课促使学生共享进步

在一次批阅学生的周记时,我读到了一篇令人深感同情的文章。一位成绩落后的学生因感到自己在学习上无法进步而决定放弃努力。为了帮助她和其他有类似想法的学生,我决定利用共读式的班会课一次特殊的班会。

我把这位学生的周记印发给全班学生,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这篇文章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他们中的一些人表示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但并未放弃;一些人表示愿意帮助那位同学;还有一些人表示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这次班会课不仅让学生们有了更多的共鸣和理解彼此的机会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的决心。

这三节班会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学习和生活的道理为班级营造了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栏目:德育新动向作者:李红燕 XX市某中学投稿: 责编:张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