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三个主要人物


关于这个问题,历来被历史学者们热议。贾宝玉的原型存在三种主流观点。

一、曹雪芹本人之说

在红学界,有观点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这一说法最早由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提出,该文也成为了“自传说”的开山之作。胡适认为,曹雪芹亲身经历了曹家的盛衰变迁。此后,许多学者开始从曹雪芹的生平入手,探索《红楼梦》的主题和情节。

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集大成者,将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家视为一体。他认为曹雪芹以自传的方式,通过《红楼梦》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展现出来。主流红学家也持此观点,因为《红楼梦》文本中的“作者自云”确实具有自传性质,同时脂批也揭示了红楼故事与曹家故事的关联。

曹雪芹生于富贵之家,与贾宝玉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他有一表妹,二人青梅竹马却未能走到一起,这与宝黛恋的情节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贾宝玉身上确实有着曹雪芹的影子。

二、曹雪芹的叔辈人之说

清朝人裕瑞认为,贾宝玉的原型并非曹雪芹本人,而是他的叔辈——曹頫。曹頫是曹寅的嗣子,自幼在江宁织造府中长大,年轻时便以诗才著称,但性格桀骜不驯。因管理不善导致江宁织造亏空,他最终因、家道中落。红学界因脂批中的相关描述,认为贾宝玉可能曾坐过牢。

曹頫与贾宝玉在家庭背景、性格、经历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两人都有一品夫人的奶奶、早逝的哥哥、做王妃的姐妹等。而且两人都曾年少轻狂,最后都选择了出家为僧。这些巧合似乎为宝玉原型是曹頫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三、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之说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贾宝玉的原型是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纳兰家族与曹家都是清初到中期的显赫家族,他们的家世与经历有许多共同之处。纳兰性德的一生重情重义、淡泊名利,与宝黛等人的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纳兰性德与贾宝玉在情感经历、对生活的感悟等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红楼梦》确实受到了纳兰性德词的影响。在祖父的影响下,曹雪芹自幼熟读纳兰性德词,对纳兰性德的遭际也十分熟悉。这些因素都为贾宝玉原型是纳兰性德的观点提供了支持。

对于贾宝玉的原型说法众多,我仍倾向于第一种观点。我认为《红楼梦》中的生活原型有许多真实的成分,作家的创作往往源于生活经历。《红楼梦》一定是作者在生活中有所体验和感悟后创作的作品。从历史资料来看,曹雪芹的经历与贾宝玉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的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都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认为贾宝玉的原型应该是曹雪芹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