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玫瑰与白玫瑰经典台词


谈及张爱玲的经典之作《红玫瑰与白玫瑰》,想必大家都能脱口而出那句深入人心的台词:

“或许每一个男子都曾有过这样的两种女人,至少两种。娶了红玫瑰,时间久了,那鲜艳的颜色便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的依旧是床前的明月之光;若娶了白玫瑰,那白便如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而那红的则成为心口的一颗朱砂痣。”

陈奕迅的歌《红玫瑰》中唱道“永远无法得到的总是最骚动,被钟爱的则有恃无恐”,另一首歌《白玫瑰》中写道“白如白忙,莫名被摧毁,得到的竟已非最初”。那些遥不可及的,就是心中的白月光,就是难以忘却的朱砂痣。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远非如此简单。

在朱砂痣的那段话之后,张爱玲笔下的故事有了更深的内涵。

故事的主人公振保,是一个从无到有,靠自己努力获得学位的体面人。他自觉人生无瑕,但内心深处却藏有一些小秘密。

其中之一便是他在巴黎时与一位女的经历。那次经历并未满足他的“掌控欲”,让他深感羞耻,甚至觉得自己连这样的女人都做不了她的主人。这让他下定决心要创造一个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世界。

再有一次,他曾拒绝了一个向他示好的姑娘,这也是他的玫瑰。他开始质疑自己,问自己是否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自我控制。这依旧与他的“掌控欲”有关。

他遇见了两个女人:红玫瑰是朋友的妻子王娇蕊,白玫瑰则是他的妻子孟烟鹂。当他被红玫瑰吸引时,他试图说服自己,认为她并不是什么正经女人,多一个也无所谓。但当他与红玫瑰有染时,却又感到有些愧疚。

他与红玫瑰的经典时刻是:当红玫瑰弹钢琴时,他试图阻止她,但她继续弹奏。于是他吻了她,当时他心中所想的是:“这至少与别人的吻有所不同吧?”他在乎自己在中的表现是否与他人相同。

后来,当红玫瑰想要与自己的丈夫坦白时,他开始怀疑她只是利用自己作为挡箭牌。他的内心并不自信。最终他们分手了。

振保的记忆改变了红玫瑰的形象。他觉得红玫瑰是一个热情爱他的女人,但他用理智和自制力舍弃了她。于是他娶了白玫瑰孟烟鹂,一个平淡无奇的妻子。然而在电车上再次遇到红玫瑰时,他却感到心神不宁。

直到白玫瑰也有了外遇,他才感到愤怒和不安。他试图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内心的挣扎和困惑。

振保在追求满足的也在努力追求自我掌控和体面人的形象。他的许多行动背后其实隐藏着深藏的自卑感。在许多时候,生活中的仪式可能已经脱离了情感的本质需求。热情的和温良的妻子都只是他用来说服自己的工具,让他觉得自己正在度过“正确的人生”。

当真情流露时,他却选择逃避面对。甚至用改变自己记忆的方式来拒绝承认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这部小说中,还有一个有趣的配角——一个在上海生活的英国老太太。她嫁了一个混血儿并离开了英国很久,“因此处处留心,英国得格外道地”。这与振保的自我展示和体面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越是努力展示自己的理智和体面,越可能内心对自己的完整性和体面感到不安。越是需要不断说服自己人生是完满的,越可能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疑虑。

似乎,《红玫瑰与白玫瑰》真正想要传达的是:每个人都因为需要一个光鲜亮丽的“体面人”形象而不断自我说服和追求掌控欲。就连原本应该纯粹的也被掺杂了自我说服和算计。这是一种多么疲惫的人生啊!而不仅仅是“也许每个人都有”的朱砂痣与白月光的简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