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是几年级的课文
你以为人家重金收购的内部审核人员,只是弄了几幅数学的插图吗?
你以为人家几亿几亿地投资意识形态,只是给教育系统的评学位、发论文、给的孩子留个学,为的就是几幅数学插图吗?
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不仅仅是数学,语文也已经沦陷了,甚至是全部的课目,全都沦陷在这场意识形态中。我们在这场中,已经输得一塌糊涂。
最近与一位学生家长聊天,发现小学语文课本中存在一些问题。以前我们学习的矛盾一词,现在课本中的内容全成了西化的矛盾一词。这种改动不利于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
从《韩非子》故事浅显生动,非常便于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相矛盾,到现在的转图,从文章最后的落脚点就可以看出这种改变的意图。这是非常可恶的。
我开始关注小孩的课本,从一年级上到二年级下的四本课本我全翻了一遍,并从网上查找了一下人教版所有六个年级的语文课本。结果发现确实存在极大的问题。
在课本中所引用的内容、人物表现来说明,存在大量西方文章,西方人物的比例过高。而人的名字与表现人优秀品质的文章则越来越少。
以二年级上册为例,负面形象常选用人的故事,而正面形象则选用外国人。在第7课《一分钟》中,用了主人公元元因贪睡而迟到的故事来说明守时的重要性,这里的负面主人公恰是人的形象。而在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中,悄悄地表现了一个蠢笨的古代人形象。
到了三年级和四年级,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大量出现外国人好事的文章,人在里面的形象基本就是《一分钟》里贪睡不守时的元元,《蓝树叶》里的自私小气的形象。好的形象在哪?只有在一年从上册里的古人司马光和曹冲那里可以找到。
不仅如此,就连描写花都要写到国外去,赞美的是维也纳。这编辑真够用心的。而这种导向的背后,其实是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我们的孩子正在学习的课本中充斥着大量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我们的孩子正在被这样的课本引导着。我们应该反思这种教育导向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我们应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学习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属于我们自己的优秀品质?
我希望门能够重视这个问题,重新审视我们的教材,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健康、正确的成长环境。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再这样被误导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