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20个字好评


在东北师范大学培训基地的研修总结中,资深教育专家韩东老师受到了理论导师马云鹏教授的特别评价。马教授称韩东老师为“问题学生”,这引来了现场的一片笑声。的确,自参加培训以来,韩老师总是不断提出各种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韩老师的问题层出不穷。无论是针对专家中的观点,还是日常教学中的困惑,他总是能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涵盖了结构化教学的核心,还探讨了教师与知识结构的关系,以及学习进阶理论与大概念学习的关联。专家们对这些问题总是耐心解答,从中引申出更具普遍意义的观点。

那么,为什么韩老师会有这么多问题呢?或许是因为他的“童心未泯”。有人认为,一个人是否成熟并不取决于年龄,而是看其是否丧失了好奇心与质疑精神。韩老师却认为,好奇心与质疑精神的消退,并非是成熟的标志,反而可能是心理老化的开始。

在传统的培训中,很多人因为顾及面子或服从权威,往往只做听者,缺乏主动的思考和判断。这种“海绵式思维”使他们像提线的木偶一样,只会被动地吸收与获取,缺少了判断和质疑。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没有了问题,最终“不会问、不敢问、不想问、不好意思问”成为常态。韩老师却始终保持着提问的习惯,他相信“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强调了提问的重要性。

胡适曾给大学生开过一个防身救急的方,其中第一味就是“问题丹”。这正好与韩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强调学生应该不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取得进步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诗歌《问到底》更是体现了追根究源、刨根问底的精神,这正是韩老师所追求的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

爱提问的韩老师,是一个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教师。他有着敏锐的问题察觉力,喜欢带着问题去倾听,并在看似没有问题的事情中发现问题。他总是以一种随时准备与对方辩论的心态去倾听,不断提出问题并思考答案,从而。

伽利略的故事给了韩老师很大的启示。即使面对权威的观点,伽利略也敢于提问、敢于挑战,最终成为了享誉世界的一代科学巨匠。这个故事让韩老师深感自己的提问之路是正确的,他喜欢别人称他为“问题学生”“问题教师”。他相信“问题”使他成为一个有独立见解的人,让他养成了用批判性眼光审视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

韩老师表示自己愿意永远做一个有好奇心、愿意去检索信息、深度了解事物的人。他希望自己能保持这种面目清新、充满活力的状态,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影响和激励更多的学生和教师。

(作者系安徽省淮北市路学校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也是新时代的“双名计划”名师培养对象)此文发表于《教师报》2025年03月26日的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