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再爱我一次观后感350字
在教育的征途上,于永正老师的《学生心目中的良师》仿佛是一盏引导我前行的明灯。字里行间,我得到了深深的启示和无尽的思考,对于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向往。
书籍中,于老师借助自己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与我们分享了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他坚信,教师的职责在于要有一颗深深热爱学生的心。这份爱并非单纯的溺爱,而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尊重、理解与关爱。我特别被书中的一个场景打动。在教室中,当于老师注意到一位学生走神时,他并未采用严厉的批评,而是悄无声息地走到学生身边,用温和的手势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课后,他更是耐心地询问学生是否遭遇了困难。原来,学生因家中突况而心神不宁。于老师不仅给予了温暖的安慰,还积极与家长联系,共同为解决孩子的后顾之忧出力。这一幕使我深刻体验到教师的爱是如此的细腻与温暖,能瞬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被重视与关心,从而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桥梁。
于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教学的艺术性。他将语文教学比作一场精彩的演出,其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而教材则是剧本。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他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使他们仿佛置身于三国时期,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对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使我领悟到,教学并非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要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使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书中还提到,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于老师本人就是一个热爱学习、钻研的人。他经常阅读教育专著和文学名著,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并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他深知,只有自己学识渊博,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这使我反思自己在专业成长上是否有所懈怠。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于老师为榜样,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抽出时间阅读、写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
于永正老师还强调了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他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在校园里,他总是以身作则,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主动捡拾垃圾,见到学生主动问好。他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使他们懂得了文明礼貌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这使我意识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不能只对学生提出要求,自己却做不到。比如,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教师就不能在成绩评定、荣誉评选等方面弄虚作假。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读过这本书后,我对教师职业的神圣与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用智慧去启迪、用专业去引领、用榜样去示范。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将以于永正老师为榜样,努力践行他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我将用耐心、细心和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在成长的道路上自信前行。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让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与智慧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