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成语接龙


【成语探索】名副其实的耳闻不如眼见

【成语读音】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语解析】该成语指的是在听取许多次的信息或者意见之后,亲身经历过或亲眼见证的却能得到更精确可靠的结论。这句表达背后意味着直接的亲身体验要胜过耳闻,直接赋予人们更深刻、确切的理解。

【来源渊薮】

出自于古代历史书籍《汉书·赵充国传》中的一句话,具体表述为:“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我愿疾驰至金城,计划应对之策。” 正是由于这一表述,我们得以领略到“耳闻为虚,眼见为实”的真实内涵。

【运用灵活度】在中文中

此成语可独立成句使用,也能在特定情境中充当定语或宾语,在语言运用中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近义词汇】与“百闻不如一见”相近的成语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以及“眼见比听来真实”等,这些成语都传达了相同的观念,即通过直接观察获取的体验远胜于间接的传闻。

【反义对比】相对而言,“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以及“风言风语”等词则表达了与“百闻不如一见”相反的意思,即过分依赖传闻而非亲自验证。

【象征深意】“百闻不如一见”体现了赵充国深度的洞察力以及坚持事实求是的态度。此等态度对保卫与建设边疆产生了重要的正面影响。对日常生活中的决策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尽管周围可能存在各种纷繁复杂的观点和意见,但亲自去体验和感受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是无法替代的。我们不仅要在别人要求时才采取行动,更应该积极进取,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享受生活的点滴趣味和收获。

【成语例句】

1. 来自现代·刘醒龙的《赤壁》中的一段对话:“没等程汝怀介绍完,那胡便连呼:‘好字好字!李中堂大人果然了得,真百闻不如一见。’”这显示了即使在繁忙和复杂的现活中,“百闻不如一见”的真实价值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2. 在近代·蔡东藩的《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中也有类似描述:“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这进一步强调了直接观察的重要性。

3. 清·吴趼人的《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中提到:“我也久闻玄妙观是个名胜,乐得去逛一逛。谁知到得观前,大失所望,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则故事生动地展示了“百闻不如一见”这一成语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4. 现实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听闻风景秀丽后亲自前往,结果发现风景如画,真实体验远胜于之前的传闻。

【成语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