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名言名句


贾母出身于显赫的保龄侯史家,其父即为地位尊贵的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保龄侯这一身份,与尚书令的权力相当于朝中的重臣,史公无疑具备着萧何般的才干与地位。尽管她的爵位看似不及宁荣二公,但她的能力和威望却无人敢小觑。

作为史公的嫡女,贾母又与荣国公的长子贾代善结为连理。这两个家族,作为王朝中最顶尖的文武世家,他们的联姻自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贾代善承袭荣国公之位后,贾母便成为了荣国公的诰命夫人,超品之尊,是中最受尊崇的贵妇。

贾母一生的荣耀与经历,使她在晚年享受了世间最顶级的荣华富贵。她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对于的繁华与沧桑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某些方面,她甚至比宫中的帝王妃嫔更加自在,这是她独有的福气。

贾母的眼界开阔,站得高、看得远。她的话语中常常蕴深刻的道理,由浅入深,富有哲理。本文特此整理了贾母说过的几句实在话,细思量都是“人生精髓”。

在第八回中,贾母对住得远的秦钟有一番叮嘱,告诫他若有生活上的不便可随时住在贾家,并要他跟从好的榜样学习。这番话既是对秦钟的关心,也是对年幼孩子的殷切期望。

初见秦钟时,贾母的一番更是深怕孩子结伴淘气而误了前程。她深知贾家的富贵气派对人的影响和腐蚀力。正如那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秦钟身处贾家这大环境下,极易受到影响。

贾母见过太多的人从纯真走向堕落,她对秦钟的告诫是多年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晚辈的和期望。

在第二十九回中,贾母道出了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担忧。这两位冤家般的儿女让她操碎了心。她用“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俗语来形象地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借此为宝黛姻缘定下基调。《西厢记》等戏曲中“冤家”代指姻缘的说法早已深入人心。

当贾元春站队王夫人支持金玉良姻时,贾母借“不是冤家不聚头”为宝黛姻缘定性,巧妙地使王夫人无法再进一步。她早看出宝黛二人情意绵绵,认可夫妻间应以感情为基础,利益互补为次。

在第三十五回中,贾母对王熙凤的能说会道、有眼色会来事表示赞赏。她的话是对王熙凤的鼓励和教育,也是对晚辈们的。王熙凤总是竭尽全力侍奉长辈,这是她的优点,值得称颂和学习。

贾母的意思是鼓励人们勇于表达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即使不善于言辞也要做出实际贡献。

第五十四回中,贾母对于处理家族中的情感与礼法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认为过分的亲密与无礼之举都不符合佳人的标准。这既是对宝黛过于亲密的提醒也是对金玉良姻的间接批评但并未直接反对薛宝钗本人而是强调了家族中遵循礼法的重要性并告诫晚辈为人处世的底线与分寸无论在何处都至关重要。

到了第七十五回时面对家庭的衰落和物质的匮乏贾母依然保持着她一贯的智慧与节制借“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一语三关既替王夫人解围也隐含责难并给出建议开源节流。这一建议既体现了她的观点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顾全了大家庭的体面与尊严。

贾母的智慧是她几十年人生经验的总结从做人、做事、品德、胸怀等方面全面指导着晚辈们如何安身立命。她的话语虽然朴实但却发人深省受益无穷是对晚辈们无尽的关怀与期望也展现了她的非凡胸襟与智慧令人敬佩不已。

文|XX雅侃红楼

关注作者、点赞、收藏以资鼓励文章将持续更新敬请期待后续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