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脑子记不住怎么办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读完一本书后,你能够记住的往往只是那些触动你心灵的片段。至于其他内容,即使再读一遍,也难以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无限可能》一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我们的感官每秒钟都在从周围世界中捕捉多达1100万字节的信息。如果试图立即理解和解析所有这些信息,我们的大脑将很快不堪重负。
大脑的主要功能更像是一个信息筛选器。它天生就会过滤掉一些信息,通常,我们的意识思维每秒只能处理大约50字节的信息。而哪些信息能够被筛选出来,则是由大脑中的网状激活系统决定的。
引导网状激活系统的方法之一就是向自己提问。通过提问,我们可以告诉网状激活系统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因此大脑会给予更多关注,从而让这些信息得以被记住和聚焦收集。
就像我在期间的感受,之前我丈夫未曾察觉到街上有那么多孕妇,但当我后,他突然发现到处都是孕妇。这是因为我们的网状激活系统通过所谓的“习惯化”过程作为信息的守门人,使大脑能够忽略无意义的重复刺激,同时对其他输入信息保持敏感。
很多时候,我们与答案之间的距离仅仅在于是否提出了正确的问题。如果问题方向正确,那么答案自然会浮出水面。
大脑总是努力寻找证据来支持我们的信念。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如果我们提出消极的问题,如“我记性不好,我不够聪明”,那么大脑就会寻找各种证据来证明这些观点。这些消极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实际上是对我们的限制。要突破这种束缚,我们需要勇于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自我。
尽管我们每天脑海中闪过数以万计的想法,但真正影响我们内心感受和人生态度的往往是那些主导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塑造我们的内心世界。
以我正在学习写作为例。我需要问自己:如何才能更流畅地表达?如何提高内容的质量?当我提出这些问题时,我的大脑开始聚焦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寻找答案。
在阅读一本书时,我们可以先浏览目录,了解书籍的大致内容,并思考自己最希望从书中获得什么。然后,我们可以针对全书和每一章节提出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大脑会刻意留意这些问题的答案,帮助我们记住更重要的内容。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提出的问题将决定我们如何处理信息、如何记忆和学习。我们应该学会正确提问,引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以实现更高的目标和追求更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