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祝福是快乐吗


近期,有专家提出观点:并非所有节日都适宜互致“快乐”祝福,如清明节和端午节,更适宜用“安康”或“吉祥”来相互祝福。这一说法源于农历五月初五被视为“毒日”或“恶日”,加之伍子胥沉江和屈原投悲壮历史背景,此日更多被视为祭祀之日。此言论引发了广泛讨论,尽管反对者众多,但奇怪的是,“端午安康”的祝福却逐渐流行开来,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频繁出现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

那么,端午真的只是“毒日”、“恶日”或是祭祀节日吗?以“快乐”来祝福端午节是否真的不当?

回顾唐代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观点。在敦煌写卷《端午相迎书》中,有诗句写道:“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这里将端午节视为一个值得欢庆的佳节。诸如“喜”、“嘉”、“良”、“欢”等词语均为褒义,显示端午节是一个值得快乐庆祝的日子。

再来看宋代的说法。在北宋的诗词中,端午节被多次提及并冠以“良辰”、“佳节”的称号。如邹浩的《端午郊园》中写道:“良辰适端午,万事聊一抛。”这表明在宋代,端午节被视为一个值得庆祝的良辰佳节。

明代和清代的文献同样证实了这一点。《启隽类函》中冯时可的《贺襄王午节启》提到“喜逢当午之节”,而《红楼梦》中也将端午节描述为“端阳佳节”。这些都表明,无论是在哪个朝代,端午节都被视为一个值得庆祝的佳节。

节日的起源和传说多种多样,因此每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含义。端午节也不例外。自隋唐时期以来,人们已将端午节视为一个良辰佳节,尽管有关禁忌仍然存在,但欢庆的氛围已逐渐占据主流。清明节除了上坟扫墓外,还有踏青郊游的活动;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外,也是一个可以共同庆祝的节日。向他人祝福“端午节快乐”是完全正常的。

无论是从历史文献还是从民俗传统来看,端午节都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佳节。当我们向他人送上“端午节快乐”的祝福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误解,而是对这一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