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的寓言故事道理
古道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记载
昔日,管仲与隰朋随桓公征伐孤竹国。春去冬归,路途迷茫。
管仲言:“年长之马智深可用。”
故而放行老马,随其后,终得正道。
山中缺水,隰朋有言:“蚁冬聚山南,夏居山北。蚁之土封高寸许,其下深水可见。”
依言掘地,水遂涌出。
【今译】
古时,齐国重臣管仲与隰朋奉命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今河北省卢龙县东南之地)。他们于春日启程,至冬方回,归程中因岁月久远迷失了方向。
管仲急中生智,道:“老马虽老,却有独特的记忆。此马曾行此路,识得归途之法,可借其智以寻路。”
于是放马归野,老马自行前行领路,众人随其后,果然寻得归路。
后行军至山中,水源难觅。隰朋言:“蚂蚁冬季聚于山之阳面,夏季则居于山之阴面。若蚁封土堆高至一寸,其下深处必有水源。”
依此法寻得蚁封,下掘至七八尺深,终得甘泉。
【赏析】
“古道识途”之意源于管仲放老马而寻归途之事。年长之马历经风霜,识得过往之路,正如智者之于世事。桓公、管仲等人在迷失方向时,信赖老马之智,终得归路。此故事后被用来比喻年长阅历丰富之人,其经验与智慧堪为指引,能于困境与迷惑中引领前行。
“古道识途”不仅象征着对旧有经验的尊重与利用,更体现了对智者的敬仰与信赖。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时常会遭遇未知与困惑,此时若能寻求到一位经验丰富、见识广博的智者指引,往往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故世人应以“古道识途”之心,虚心向那些年长阅历丰富、经验丰富的人学习求教,无论其身份如何,皆可为我们的人生之路提供宝贵指导。此寓言故事告诫我们,知识的积累与经验的传承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