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落尽最火的一句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自幼家境贫寒,却勤奋刻苦,攻读诗书。虽然曾有过短暂的得意时光,但仕途却并不顺利,常常沉沦下僚。这位才子内心充满了愁情与无奈。
他的命运如同一幅细致而感伤的画卷,即便是春天这被人们视为充满生机的季节,在他眼中也只呈现出了寂寥与悲戚。他的笔下虽有艳丽色彩,但总是带着一种灰色的格调。
春天对于李商隐来说,并未带来太多的欢愉,反而更多的是一种忧伤与感慨。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欣赏他在春日所创作的诗篇,感受字里行间弥漫的伤感与惆怅。
《即日感怀》
唐代 李商隐
一年将尽花林逝,江畔亭下心徘徊。
重吟细赏无奈何,落花犹开愁未消。
山影移动环绕小苑,春阴只愿傍高楼。
金鞍散去银壶漏,何处再寻醉梦钩。
《即日感怀》是李商隐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唐宣宗大中八年。此时的他经历了仕途的沉浮与丧妻之痛,作品中对生命无常的深沉叹息溢于言表。李商隐以特有的婉约笔调,将个人的生命体验升华至对大唐王朝危机的担忧,更是晚唐士大夫所处困境的写照。
译文:一年中最绚烂的花朵即将凋谢,我独自站在江边的亭下,久久不愿离去。我再次吟咏赏花时的心境真是无可奈何;花儿虽已凋零但仍有初开的模样,仿佛在为排遣我的愁绪而努力。
山影缓缓移动,渐渐遮住了眼前的小园;高楼四周则被春意所环绕。曾经与我同游的伙伴已离去,此刻的宁静让我感到更加孤独。夜幕降临之际,我又能前往何处寻找明月与美酒来消解我的忧愁?
首句便让人感到揪心。漫长的寒冬过后,终于迎来了繁花盛开的春天。然而当人们赞叹春景的美好时,“一年将尽花林逝”却道出了花儿在一天之内即将凋谢的残酷现实。面对这样的情景,诗人的心情自然也是悲怆不已。
李商隐沉浸在悲凉的情绪中,久久无法自拔。他在江畔亭下徘徊不已或许此时他正思念着亡妻又牵挂着寄养在亲友那里的孩子更为自己坎坷的人生之路而感慨万分。
“重吟细赏无奈何”与“落花犹开愁未消”这两句用笔曲折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无奈即便有些许的希望也在失意中发现。李商隐悲切地说枝头的花儿为何还有正在绽放的呢?或许是因为它还有一丝愁绪未能完全释放。
从时空变换的角度颈联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悲愁。“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描绘了春深花落的景象特别是黄昏时分的群峰与被山影笼罩的小苑更是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中的动感。而低垂的春云笼罩高楼则暗示着夜幕的降临以及诗人寄人篱下的困境。
四季更迭繁花落尽时光荏苒青春易逝李商隐对过往充满了眷恋之情也对未来感到迷茫或许只有一场大醉才能让他暂时忘记世间的烦忧。“金鞍散去银壶漏更醉何处寻梦钩”这两句则委婉地表达出李商义极度孤寂的心情游人归去鞍马散尽更增添了喧嚣之后的落寞和孤寂。
人间的美好总是短暂的而独自忍受孤独和悲愁的时间却显得那样漫长诗人不甘寂寞更不愿深陷悲戚情感的漩涡于是便希望能继续沉醉于美酒之中暂时摆脱尘世间的名利羁绊。
李商隐感叹繁花落尽创作了这首七言律诗余韵悠长。在残春的黄昏他独自徘徊望着满园衰败的落花轻声询问枝头残花为何美好总是匆匆逝去。花儿沉默不语只是在风中凌乱地飘飞徒留诗人守着无尽的落寞与悲愁实在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