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原始人的感想30个字


2021年夏,清华艺术博物馆中,一张尘封已久的照片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那是林徽因获得宾大美术系学士学位的老照片。近日由IC供图。

“尽管未来可能充满艰难和挑战,但我们不能只是空手等待,无所作为。”这是林徽因给我们的箴言,在她逝世的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传奇女性。

今年四月一日,不仅是林徽因逝世七十周年的纪念日,也是五封未曾面世的林徽因书信首次公开的日子。这些书信向我们展示了林徽因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她有时满怀热情地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有时又饱含忧愁地书写着对时局的感慨。

林徽因是我国的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也是和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她求学的路途坎坷而又充满传奇色彩,其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林中杰表示,与同窗梁思成、童寯等人相比,林徽因的学业成绩同样出色。

书信中的林徽因,情感丰富,思绪万千。在1936年的龙门石窟,她曾写下对自然和人文的深深感慨。一封给好友费慰梅、费正清夫妇的书信中,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魅力和浪漫。

林徽因的生涯充满了求学的热情和治学的精神。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致力于扩大视野,培养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她不仅在诗歌、散文、小说与剧本译文中留下了身影窈窕、短发伶俐的形象,更是在建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作为现代首位女建筑师,林徽因参与了、英雄纪念碑等多项重要设计。她的建筑思想源于实地考察测绘的古建筑。曾辗转15个省,200余个县,实地考察测绘了2700多处古建筑。她的这种科学的、求证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

即使在战争环境中,林徽因也始终坚持自己的研究和工作。她的健康状况却逐渐恶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她曾提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但她拒绝就医,似乎无人知晓她身患多种疾病。

尽管如此,林徽因的精神却始终坚韧。她的外孙女于葵回忆说,外婆了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这是林徽因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在林徽因的祖籍地福建省福州市,即将建立一座纪念她的事业馆。她生前居住过的“可园”也将进行活化利用,并向公众开放。这些举措都是为了纪念这位传奇女性,寻找她的故事。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建校百年之际,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向世界宣布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位。尽管她是首批留学生中唯一的女性,且未被正式授予学位,但她的成绩和贡献得到了学院的认可。

回顾林徽因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一个才情横溢、充满勇气和韧性的女性形象。她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她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被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