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反馈孩子在校情况
自从小G上学后,其母常接获来自教师的讯息,多半都是反映小G在学校的表现问题。
比如:
课堂之上,小G常常与同桌交头接耳,窃窃,严重扰乱课堂秩序。
孩子对教师的尊重感不足,有时甚至表现出无礼行为。
小G在课堂上缺乏自信,不敢主动举手发言,甚至有时会躲避教师的目光。
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心思并不完全放在学习上。
等等不一而足。
这让小G的母亲十分头疼,每次放学接到孩子就想立刻进行教育,有时甚至会引发大小不一的争执。
那么,当收到教师对孩子的时,家长应如何应对呢?
一、调控自身情绪
当我们收到这样的时,表面上看我们可能会感到失望、生气,想要立即对孩子进行训诫。但实际上,我们生气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一些未被察觉的情绪。
比如我们可能会因为觉得孩子不够优秀而感到羞愧,或者因为担心孩子现在不爱学习,将来如何立足社会而感到焦虑。当有这样的情绪时,我们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我们应该先保持冷静,等情绪平复后再采取行动。
二、与教师沟通
当教师向我们反映孩子的问题时,说明他们关注了孩子,意图是好的。我们需要对教师的关注表达感谢,不要急于认同教师的观点,而是要问清情况。我们应该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毕竟即使重刑犯也有为自己辩护的,何况是孩子呢?尽师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但他们的观察角度也是有限的,用一个有限的视角去评判一个完整的孩子,是不合理的。我们需要多听教师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忽略他们的主观评价。
三、与孩子沟通
与孩子沟通时,不要一开始就追问事情的原因,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我们可以找一个适当的时机,比如孩子心情愉悦、放松的时候,不经意地提起话题,这样孩子就不会设防,愿意与我们交流。在沟通过程中,不要急于评判孩子或给出建议,而是要倾听孩子的描述,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想。当我们理解孩子的感受后,可以与他一起探讨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引导孩子思考在课堂上除了玩铅笔,还有什么其他事情可以做,既能让自己得到放松,又不会让老师觉得态度不认真。然后与教师沟通孩子的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解除误解,并与教师共同商讨如何帮助孩子改正这些行为。
家长要坚信:孩子的行为只是他当下做出的选择,可能他选错了方法。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他找到正确的方法。
写在最后的话:当孩子步入学校和社会时,他们会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作为家长,我们不要被这些标签所迷惑。请果断撕掉它,不要让它遮住我们看孩子的双眼。永远看到一个完整的孩子。像麦兜的妈妈一样,永远欣赏自己的孩子吧,这是父母能给孩子一生最宝贵的礼物。如果一个孩子连父母都不喜欢他,那他又如何能喜欢自己呢?
感谢阅读本文,如果您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们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