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这段时间我偶有思绪的倾述之举。这种行为源自一种期望,我认为对思想层面的表达目前鲜少见诸笔端,希望能给有需要的人分享一些工作思路上的见解,而非仅仅是动作上的描述。

在执行任何工作任务时,若缺乏整体规划,则难以充分发挥校区连锁的合力,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仅有整体规划却无管理者的深入参与,若不深入到某一校区或某一条线进行工作,便无法突破点位,获取经验,并以此经验来指导其他校区或条线的工作。这样便无法验证工作部署的正确性,也难以丰富动作的内涵,甚至可能导致计划的落空。

以暑假特价班招生为例,除了全盘规划招生的动作方案外,我们还应亲自深入到一个校区中,深入研究并详细了解校区员工对工作的理解程度,以及市场对招生动作的反应。我们应亲自参与校区的实际招生工作中去,用所获得的经验来调整先前的工作计划,从而确保全校能够顺利实现目标。

我们不应直接跨行业的管理人员来参与管理工作。因为真正的业绩创造源于一线,管理所需解决的问题也都在一线。缺乏一线经验和无法深入一线工作的管理者,其管理逻辑往往存在问题。

有效的招生动作只能从一线员工的经验中得来。将这些一线员工的经验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后再推广开来,让更多人相互学习。这样才可确保招生动作的有效性。我最担忧的是管理者在办公室内空想方法,只读几本管理书籍、看几个所谓的经典案例就急于指挥一切。我曾提及过,管理者应走出去进行实地调研,多与一线员工交流工作经验,这样才能确保制定的工作方案符合机构自身、本地市场和目标客户的情况。这也是我不愿发布具体招生或运营方案的原因。

对于任何工作任务的传达都应逐层进行,不应跨过层级直接传达到一线。还应传达给所有相关联的部门。比如在传达招生计划时,应从学校到校区到市场再到销售部门,同时也要让校区的教师们了解。这样才能确保全体人员相互知晓并在必要时能够统一行动。比如特价班的全员集中招生工作,各岗位间的工作也能够相互了解。这样在将来的人员晋升时,新晋人员对非自己出身的岗位也能有所了解,能够更快地展开工作。

在任何一个校区或条线内,不应同时出现多个重点工作。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有一个核心工作并辅以其他次要工作。负责人必须能够从众多工作中筛选出当前的重点工作并进行有效传达。同时作为校区或条线的负责人必须结合校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重点避免出现无序混乱的工作状态以及不明确的重点任务。同样作为一级负责人也不应不分轻重缓急地同时安排多项工作给下级以免造成下级工作混乱无法得到明确的结果。管理者应根据每个校区的具体情况统筹全局正确决定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