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10个简短小故事


端午佳节之序曲

门前蒲艾绿意盎然,粽叶香气飘溢十里。龙舟在江上争相竞渡,佳节又至端午时。岁岁年年,祈愿家家安康。穿越时空的隧道,让我们一同领略端午的魅力。

端午节,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定于农历五月初五。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内涵最为丰富的节日之一,其中蕴丰富的民俗文化。

从其众多的别名中,我们可以窥见其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的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等都是端午的传统习俗。还有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那么,古人究竟是如何过端午的呢?在清代画家徐扬的《端阳故事图》册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似曾相识”的一天,人们观竞渡、裹角黍、悬艾人、系彩丝……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对亲友的祝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发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各地的龙舟赛、特色的端午粽子、时尚的艾草花束等都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滋养,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谈及“龙舟竞渡”的习俗,其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除了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等说法外,赛龙舟还有祭水神、龙神的传说。如今,它已经成为各地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

粽子的历史悠久,软糯的口感、醇厚的香气都体现了人们对这一传统美食的喜爱。近年来,粽子的口味不断创新,已然成为端午节餐桌上的焦点。

如今有一种“新式”艾草花束备受追捧。除了其驱邪纳福的寓意外,更发挥了其美观、装饰的作用。年轻人在热爱端午的习俗文化的也在用自己的审美和方式赋予这个传统节日新的“仪式感”。

端午节期间,佩戴香囊也是一种传统习俗。以香辟秽、祛湿化浊,如今不少馆对传统配方进行改良,采用各种草本植物,使其气味更为清新,更易被年轻人所接受。

在今年端午假期,周边游、短途游成为出行市场的主流,各类体验历史文化的活动尤为受关注。游客可以参与龙舟观赛、博物馆参观、香包制作、古代妆造等文旅体验,让端午节仪式感满满。

恰逢端午小长假的高考,不知是否会涉及到屈原的《离骚》,或者与端午节有关呢?期待莘莘学子乘风破浪,一举高“粽”!

文化源远流长,深具文化内涵的端午传统习俗赋予了生活以仪式感。也让关爱生命、重视家庭、团结奋进等人文精神历久弥新。在此,祝愿大家端午安康,阖家幸福!

编导:关宇玲 设计:冯悦婷 监制:王薇 赵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