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萤火虫阅读感悟
八上语文名著阅读《昆虫记》精选题附答案
1. 名著导读:
(1)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在这本书中,蝉在地下“潜伏”四年;蜘蛛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敌人。
(2)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被誉为昆虫至圣。
2.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1)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这是出自名著《昆虫记》,作者是法布尔。书中展现了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本性和习性。例如,能不用任何工具“剪”下圆叶片的切叶蜂,以及被毒蜘蛛咬伤后,会像婴儿般哭闹的小麻雀。这些都与他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他用的是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性和习性。
(2)法布尔笔下的昆虫既有虫性,又有人性。以蝉为例,蝉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习性。它们在地下蛰伏四年,地上生活五周,每天都尽情地歌唱。它们积极乐观、毫无怨言。
3. 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主要刻画了螳螂捕食时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螳螂勇猛、机警的特点。
(2)本选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
4. 名著阅读:
我在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放上一些草,把捉到的几只萤火虫和几只蜗牛也放了进去。我寸步不离地着玻璃瓶中的情况,因为萤火虫攻击猎物是瞬间的事情,不高度集中精力,必然会错过观察的机会。我发现了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察探、打开工具击打、观察效果、动嘴进食。我也给萤火虫拟了一个绰号——专家,因为萤火虫对蜗牛施行手术时,动作麻利,立竿见影。在《昆虫记》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昆虫故事,如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的杨柳天牛、小甲虫等。《西游记》也将现实中各种动物的特征融入到神魔仙怪身上,使文章趣味十足。
5. 鲁迅称《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这本书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兴趣盎然。例如,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这段文字描述了蟹蛛捕食蜜蜂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蟹蛛猛扑上去,用毒钩和长爪蜜蜂。然后以人性的视角感受这场战斗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这体现了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他的作品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生灵,体现了一种万物平等的生命哲学观。他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和准确的科学表达,将动物世界描绘得充满生命力和趣味。
7.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因此答案为B。
8. 阅读下面语段:
这段文字选自《昆虫记》。罗斯丹评论该书时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这表明法布尔把对昆虫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融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他的作品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源泉。
9. 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并回答问题:
这部分说明了蟋蟀鸣叫的两个特点:一是声音急促,二是可以变调。作者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进行说明。��